四逆散、海蛤湯與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味治療免疫性不育
楊某,男,31歲,鄭州人。結婚4年,在2年前檢查精子凝集試驗、精子制動試驗、免疫珠試驗,診斷為:免疫性不育。
服用中西藥,未能達到預期治療目的,近經(jīng)其朋友介紹前來診治。
刻診:婚久不育,急躁易怒,口淡不渴,手足不溫,畏寒怕冷,早泄,大便溏泄。
舌脈:舌質(zhì)黯淡夾瘀紫,苔薄白,脈沉弱澀。
辨證:肝郁陽虛瘀阻證。
治法:疏肝解郁,溫補陽氣,活血化瘀。
處方:【四逆散、海蛤湯與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味】。
柴胡12克,枳實12克,白芍12克,海馬10克,蛤蚧1對,桂枝12克,茯苓12克,桃仁12克,牡丹皮12克,沉香2克,巴戟天12克,附子10克,炙甘草12克。
6劑,水煎服,每天1劑,每日分3服。
二診:手足溫和,減附子為6克,以前方6劑。
三診:大便正常,以前方6劑。
四診:急躁易怒好轉(zhuǎn),以前方6劑。
五診:諸證明顯減輕,以前方6劑。
六診:諸證較前又有減輕,以前方6劑。
七診:諸證悉除,以前方6劑。
之后,以前方治療30余劑,經(jīng)復查:抗精子抗體陰性。
為了鞏固療效,以前方變湯劑為散劑,每次6克,每日3次服,治療3個月。
隨訪半年,其妻已懷孕。
按:
根據(jù)急躁易怒辨為肝郁,再根據(jù)手足不溫、口淡不渴辨為陽虛,因舌質(zhì)黯淡夾瘀紫辨為瘀血,又因脈沉弱澀辨為氣虛夾瘀,以此辨為肝郁陽虛瘀阻證。方以四逆散疏肝解郁,調(diào)理氣機;以海蛤湯溫補腎陽;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加沉香降氣納腎,巴戟天溫補腎陽,附子溫壯陽氣。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