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鯨魚
來源 | 醫(yī)學界內分泌頻道
[1] Circulation:40歲前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更高
Key Point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VD)和死亡風險與糖尿病的診斷時間有關。最近來自瑞典的研究使用了瑞典國家糖尿病登記處的數據,納入了1998-2012年期間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計31萬名患者以及匹配的160萬名對照被納入分析。
中位隨訪5.63年后的結果顯示,診斷時年齡≤40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與對照相比,其全因死亡風險(HR 2.05, 95%CI 1.81-2.3)、心血管相關死亡(2.72, 2.13-3.48)、非心血管死亡(1.95, 1.68-2.25)、心力衰竭(4.77,3.86-5.89)、冠心?。?.33, 3.82-4.91)的風險均明顯上升。青春期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風險為80歲后被診斷患者的10倍,此外年輕女性的風險更大。
(吐槽:越早發(fā)病越早死......這不是常識嘛......用得著費這么大勁研究嗎?)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8.037885
圖 1.1 診斷較早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及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
[2] CMAJ:過量的維生素D與腎臟損害有關
Key Point
通常認為維生素D能帶來廣泛的健康益處,然而最近發(fā)表在CMAJ上的病例報道顯示,不缺維生素D的人群過量服用維生素D可能會造成腎臟損害。案例中的患者在長期使用高劑量維生素D期間,還在東南亞每天曬大量日光浴,導致體內大量維生素D蓄積,最終導致了腎臟損害。雖然在治療1年后,患者的血鈣和維生素D水平恢復正常,但他卻患上了3b期慢性腎臟病。病理切片顯示他的腎臟內出現(xiàn)了微小的鈣化,小動脈有透明樣變。
(這名男子也是可憐......)
http://www.cmaj.ca/content/191/14/E390
圖2 維生素D中毒男性的腎臟出現(xiàn)了損傷
[3] NEJM:《鳶尾素(irisin)“強化”骨骼》
Key Point
運動可以改善生活質量,降低卒中、高血壓、心肌梗塞、肥胖和其他惡性疾病的發(fā)病率。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骨骼肌是一種內分泌器官,可以合成和釋放肌肉因子,如白細胞介素-6、鳶尾素(irisin)等。
其中,鳶尾素與肥胖和骨質疏松癥的相關,或許能通過誘導脂肪組織褐變來治療與肥胖、2型糖尿病等疾病,不過也可能導致骨質流失,引發(fā)骨質疏松癥。不過,這同樣意味著鳶尾素可能會成為骨質疏松的候選治療靶點。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ibr1900041
圖3 鳶尾素能促進脂肪組織褐變和骨吸收
[4] Thyroid:甲狀腺癌病史不影響女性妊娠結局和后代成長
Key Point
甲狀腺癌病史和女性妊娠結局之間的關系尚不明確,最近來自韓國的研究回顧了2006-2014年間的數據,共有7232名有甲狀腺癌病史的女性和227萬名沒有該病史的女性分娩。結果發(fā)現(xiàn),剖宮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大于胎齡、先兆子癇、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和死產的風險在各組之間沒有差異,后代體重不足或肥胖的風險也沒有差異。然而,有甲狀腺癌病史女性的產后出血的風險稍高(OR 1.23, 95%CI 1.15-1.32,p <0.05)。
https://www.liebertpub.com/doi/10.1089/thy.2018.0283
圖4 研究中共有七千多名有甲狀腺癌病史的孕婦生產
[5] JCEM:二甲雙胍或可改善1型糖尿病超重/肥胖青年的胰島素抵抗
Key Point
青春期1型糖尿病的特征是胰島素缺乏和抵抗(IR),都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最近的研究使用二甲雙胍或安慰劑分別治療19名和18名12-19歲的1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患者BMI大于同齡人的85百分位數,HbA1c在7.5%-9.9%之間,每天每公斤體重的胰島素用量不少于0.8單位。在使用二甲雙胍治療3個月后發(fā)現(xiàn),二甲雙胍或可改善1型糖尿病超重/肥胖青年的全身(p = 0.03)和外周(p = 0.05)胰島素抵抗。
(吐槽:hmm...樣本量略?。?/p>
https://academic.oup.com/jcem/advance-article/doi/10.1210/jc.2019-00129/5423566
圖5 二甲雙胍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
[6] JCEM:2/3的骨折與骨質疏松、老年無關
Key Point
骨密度(BMD)與骨折和骨折后死亡率密切相關,尚未評估低BMD引起的骨折負擔。最近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納入了3700名50歲及以上的參與者,評估了骨質疏松和骨折負擔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骨質疏松癥與高齡(> 70歲),分別需要為34%和35%的女性和男性骨折負責,對髖部骨折負擔的貢獻約為60%。研究認為,對于年齡<70歲和/或非骨質疏松的人群,治療患有骨質疏松不太可能大量減少一般人群中的骨折。
https://academic.oup.com/jcem/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210/jc.2018-02614/5427152?redirectedFrom=fulltext
圖6 許多骨折并不能歸因于骨質疏松
[7] Ann Intern Med:食物天然營養(yǎng)素與較低的死亡、癌癥風險有關,而非膳食補充劑
Key Point
最近來自美國NHANES研究納入了約3萬名參與者,中位隨訪時間為6.1年,其結果顯示,來自食物的營養(yǎng)素能夠降低參與者的心血管死亡以及癌癥風險。而膳食補充劑,除了番茄紅素之外,普遍沒有這樣的效果。僅有在飲食中攝入充足的維生素A、維生素K、鎂、鋅和銅能降低全因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而攝入過多的鈣則與癌癥死亡風險增加相關。
(所以還是“食補“的好?。?/p>
https://annals.org/aim/article-abstract/2730525/association-among-dietary-supplement-use-nutrient-intake-mortality-among-u?doi=10.7326%2fM18-2478
圖7 研究發(fā)表在Ann Intern Med
[8] Diabetes Care:血清尿酸升高與2型糖尿病肥胖青少年高血壓和糖尿病腎病的風險增加相關
Key Point
血清尿酸(SUA)升高與成年糖尿病患者腎臟疾病的危險有關,但有關青少年的數據有限。最近來自美國的研究納入了539名年齡在12-17歲的肥胖青少年,在平均隨訪5.7年后發(fā)現(xiàn),高尿酸血癥在患有T2D的年輕人中很常見。同時,基線SUA每升高1 mg/dL則患者的高血壓(HR 1.19, 95%CI 1.03-1.38; p = 0.015)和尿白蛋白(HR 1.24, 95%CI 1.03-1.48; p = 0.022)風險也會相應增加。下一步的研究應該關注降低SUA的治療是否可以延緩2型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腎病和高血壓的發(fā)展。
http://care.diabetes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9/04/03/dc18-2147
圖8 高尿酸與高血壓和糖尿病腎病的風險增加相關
[9] Nature Metabolism:中國研究發(fā)現(xiàn)非編碼RNA可能是治療骨質疏松治療靶點
Key Point
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在生理和病理狀態(tài)下均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最近來自中國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IncRNA lnc-ob1通過上調成骨轉錄因子Osterix來調節(jié)小鼠的成骨細胞活性和骨形成,并能在小鼠的骨質疏松模型中抵抗這一疾病。在人類中可能也存在類似的機制,lnc-OB1調節(jié)骨形成未來可能會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靶點。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19-0053-8
圖9 Inc-oc1通過影響成骨細胞調節(jié)骨密度
[10] JAMA:維生素D能治療癌癥嗎?
Key Point
最近的兩項研究探索了維生素D對消化道腫瘤預后的影響。來自日本的AMATERASU研究納入了417名消化道腫瘤患者,在中位隨訪3.5年后發(fā)現(xiàn),維生素D補充劑與安慰劑相比并不能改善患者的5年無復發(fā)生存率(p = 0.18)。來自美國的SUNSHINE研究則169名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在中位隨訪22.9個月之后發(fā)現(xiàn),在標準化療中補充高劑量維生素D與標準劑量維生素D相比,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7),但補充維生素D對患者可能預后有益處(p = 0.02)。面對這一結果,同時刊發(fā)的編輯評論《維生素D能作為癌癥治療手段嗎?》對研究進行了解讀,認為還需要更多的驗證性研究、更長時間的隨訪并探索其背后的潛在機制。
(結合第2條,最好別亂補?。?/p>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30111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30112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30095
圖 10.1 AMATERASU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D不能改善患者的復發(fā)或死亡
圖 10.2 SUNSHINE研究發(fā)現(xiàn)高劑量維生素D可能對患者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