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基礎知識和知識結構體系的學習
實行開卷教育,就會注重聯(lián)系實際,突出能力考核,這樣死記硬背的東西就少了。但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還是需要識記、理解和運用的。
學習中首先要熟記基礎知識,即對每一課,每一節(jié)知識點都全面掌握,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個整體印象,并能做到離開課本復述出來。其次,要理解基礎知識,即要弄清知識點的含義及各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再對各課、各節(jié)的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梳理,對跨課、跨節(jié)的有關內容進行分類、比較、歸納、綜合,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做到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所學知識。
中考政治科內綜合題又可分為科內小綜合題和科內大綜合題。科內小綜合是指以同一年級課本內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為基礎,打破單元、課、目界限,建構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試題。科內大綜合,是跨二個年級不同課本之間的知識綜合,是考查考生多側面、多角度初步解決問題的試題。眼下小綜合較普遍,大綜合所占比例加大,這是中考命題發(fā)展趨勢。比如,綜合性試題能引導學生注意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關注對所學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組織、存儲、提取、理解運用、分析綜合、創(chuàng)新等能力的基礎上,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整體把握能力。
(二)注重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試卷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請?zhí)釒讞l合理化建議”“有何啟示”“應怎樣做”等,既具有開放性特點,又有層次差別,更要求考生思維創(chuàng)新。所以,在學習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時,必須注意多層次、多角度分析,從不同側面去歸納和整理知識,使答案具有綜合性和完整性。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反映和體現(xiàn)社會現(xiàn)象及熱點問題,是思想政治課本身的要求和特有形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理論聯(lián)系實際,走小課堂大社會的路子,不僅要搜集身邊的生活實例,以真實的感性材料吸引學生,還要搜集社會熱點問題并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加深理解材料知識,提高參與社會經(jīng)濟、政治活動的能力,尤其是學習過程中,一定要上好實踐活動課。在耳濡目染的活動中實現(xiàn)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鞏固和提高理解水平。
命題的開放性、答案的多元性、評分的采意性,是開放性試題的基本特征。
開放性試題一般以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與教學內容中相關知識點的交叉點為載體,緊扣交叉點命題,設問比較寬泛,給考生留有較大的思維空間,為考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地解答問題提供了可能。開放性試題注重對學生審題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考查,故而學生必須刻意地注重進行此類試題的訓練,并多觀察社會和時政熱點,強化這方面的能力。
開放性試題,答案呈現(xiàn)多元化,考生答題時,只要符合要求,自成體系即可。這就極大地鼓勵考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助于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答案的多元化,改變了以往評卷時遵循的“采點給分”原則,而是采意給分。評分的采意性要求對考生答案的評價著眼于考生政治立場、觀點是否正確,運用知識是否得當,闡述是否合乎邏輯,文字表達是否準確,而不是死扣要點,死摳字眼。采意給分,即意思對了就給分;考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jù)就酌情給分;即使要點不夠齊全,某些要點分析相當透徹,富有創(chuàng)造性,在不突破滿分的情況下,還可以酌情加分。
當然,無論題目如何新穎,評分標準多么寬泛,答案最終是要用相關專業(yè)術語來表達的。
(三)注意對薄弱易錯知識的再盤點和對重要時事知識的掌握
知識薄弱點是指學生對某些知識的掌握還存在一定缺陷,如認識不清,理解不透等,可查閱平時的小測驗、各次的模擬考試試卷,其中的錯題、不會做的題,就是知識的薄弱點、易錯點。據(jù)此建立起自己的小檔案,集中精力,重點復習。在復習這些知識時,既要弄清楚“是什么”,還要弄清“為什么”、“怎么樣”,從較深的層次上來理解、鞏固知識。
時事知識歷來是中考政治的重要內容,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特性”來把握:一是重大性。時事內容雖然很多,但重大時事才是考查的重點。因此,我們在復習時一定要抓住重大時事,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地域性。時事內容涉及國際、國內方方面面,但復習時應以國內為主、國際為輔。三是思想性、教育性。許多時事內容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國經(jīng)濟建設、改革開放、科技教育等方面的重大成就,以及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它對于我們深入理解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堅定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往往是考查的重點。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時,要著重掌握那些思想性、教育性較強的重要時事。四是惟一性。從題型看,考查時事知識多為選擇題,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具有惟一的特性。因此,在復習時對關鍵的字、詞、句乃至重要的數(shù)據(jù),應做到準確掌握。
(四)注意把握后期復習的重點,做好考前適應性訓練
后期復習時間緊、任務重,應把握重點,切忌面面俱到。首先應根據(jù)新的考試綱要來把握重點。這樣,既可以避免把時間和精力投放到已經(jīng)過時的教學內容上,又能比較好地把握住重點知識。其次應根據(jù)重大的時政熱點來把握重點。近年來中考政治試題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在社會、政治、經(jīng)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上做文章,常把時政熱點與教材重點結合起來命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時,要認真研究同教材內容有密切聯(lián)系的時政熱點,如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等,把教材內容與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材重點與時政熱點相貫通。
我們把復習期間的每一次檢測都當作中考來對待,以培養(yǎng)自己的應試技能,適應中考要求。首先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依次解答,對容易題要力求一次做好,對難題不糾纏不放,而是待其他題做好后,再返回來從容消滅“攔路虎”。其次克服粗心馬虎的毛病,逐步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習慣,努力做到不漏題、不看錯一題、不審錯一題。最后加強書寫速度訓練。提高書寫速度,既可以增加審題思考時間,又可以節(jié)約時間進行檢查。在提高書寫速度的同時,還要力求書寫工整,這樣可使閱卷教師一目了然,避免閱卷教師漏評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