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于主持人來說,都需要擁有超高的記憶力,而撒貝寧“過目不忘”的本領也讓他獲得了現(xiàn)在的成功,撒貝寧在一檔采訪中,說起了自己的“照相記憶”。
撒貝寧曾在《如果愛有天意》的主題采訪中談到,上天送給他最寶貴的禮物和天分——照相記憶法,這是一種利用右腦的“照相機記憶法”,讓撒貝寧能夠輕松的記住一本書中大概的內(nèi)容,甚至是書中圖片所在的位置。
在撒貝寧考上北京大學的時候,他的課外活動和節(jié)目,讓他沒有任何的時間上課,在考試前他卻將一本特別厚的《法理學》書,全部都背了下來,最后考了96分。
工作以后,有時候碰到臨時換詞,又特別長的臺詞時,撒貝寧基本看一遍就記住了,上臺后說的要比臺詞更好,撒貝寧的“照相記憶”真的是讓人羨慕。
什么是“照相記憶”?
這種“照相記憶”就像照相一樣,能夠把內(nèi)容印到腦海中,而擁有這種“照相記憶”的人,通常右腦都特別的發(fā)達,因為右腦主要是圖像記憶,它是左腦記憶的100萬倍。
其實想要擁有這種“照相記憶”只要用心都可以做到,但如果是成年人,因為右腦已經(jīng)發(fā)育成熟,鍛煉這種“照相記憶”的能力會比較困難一些。但是孩子的話,因為右腦還沒有發(fā)育成熟,所以會很容易將孩子的大腦進行開發(fā)和激活。
讓孩子堅持記憶,效果也會非常顯著,即使達不到撒貝寧的“過目不忘”,孩子的記憶力也會高出同齡孩子一大截。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照相記憶”?
1、畫思維導圖
樊登老師曾說過,他講書有趣、思路清晰、從來不會給人有“卡殼”的感覺。就感覺一本書他似乎看上了幾十遍。而樊登老師講書之前,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畫思維導圖。每次聽書的過程中,小可也會看看樊登老師的思維導圖,也是那一刻再一次印證思維導圖,是照相機記憶的好方式。
首先把要記住的材料通讀幾遍,做到把意思理解清楚。然后找到文中的關鍵詞,這個關鍵詞就是索引的起點,有了它就能把所有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然后就是想象有趣的情景,將這些關鍵詞連接,最后將思維導圖畫出來。
2、奇特聯(lián)想法
奇特聯(lián)想是世界上公認的“記憶秘訣”,也是一種記憶的“訣竅”。奇特聯(lián)想法是利用一些離奇古怪的想法,把有關事物、詞語或知識串聯(lián)到一起,在大腦中形成一連串的物象的增強記憶的方法。
運用奇特聯(lián)想時有三個要點必須掌握:
一是將靜態(tài)事物動態(tài)化,把本來是靜止的東西,想法讓它動起來。如“氣球、草原、墨水”三個不相干的名詞,你要聯(lián)起它們達到記憶目的,可想象成墨水掛到汽球上向草原飛去。
二是用甲事物取代乙事物,或讓甲事物變成乙事物的一個組成部分,把它們聯(lián)系或組裝起來。如“鉛筆、草帽、大豆、拖拉機”,可以想象成鉛筆代替了人,戴著草帽坐在拉大豆的拖拉機上。
三是對被記事物進行夸大或縮小,增多或減少。如要記住“手表、倭瓜、滑梯”這三件物,怎樣聯(lián)想呢?可想象成手表像倭瓜那樣大,從滑梯上滾下來。
3、限定時間記憶法
限定時間記憶法是限定記憶時間,力求在預定時間內(nèi)完成一定記憶任務的記憶方法。由于人的大腦有一定的惰性,在沒有緊迫的記憶任務的情況下,常易產(chǎn)生松懈情緒,降低記憶的效率。如果我們在記憶的時候給自己限定記憶時間,并要求自己在預定時間內(nèi)完成一定的記憶任務,能使自己產(chǎn)生緊迫感,讓自己頭腦活躍,各部的精力都投入記憶,就能達到較好的記憶效果。
也許你有過這樣的體會:老師在這星期一布置了一篇作文,讓下個星期三交,不少同學都會留到星期日去做。而平時兩個小時很難寫完的一篇文章,在考試時,誰都必須在兩個小時內(nèi)做完。這個原因主要是:人的大腦表現(xiàn)出一種明顯的惰性,在沒有時間限制、沒有緊迫感的情況下,往往緊張不起來,因而會直接影響記憶效率。
弄清了大腦這一特性,在記憶某些材料時,可以自己命令自己,必須在一定時間內(nèi)完成,這樣,就會使大腦緊張起來,積極投入記憶活動。
很多世界記憶大師之所以能獲得記憶大師稱號,他們也是經(jīng)過訓練后才能做到過目不忘的,如果你也想自家孩子擁有照相機記憶,一定要和孩子學會這些方法,并讓孩子努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