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禪與老莊思想
    陳榮波
  一、序言
  太虛大帥說:“中國佛學(xué)特質(zhì)在禪?!倍U原來在印度是講禪定,傳到中國之后,變成一支目前最熱門、最獨特的頓悟法嚴。我們質(zhì)問:禪為何能夠茁壯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呢?吳恰教授認為“禪宗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固然由于慧能及以后許多禪師的智慧和氣魄,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早在印度佛學(xué)傳入中國的時候,首先去開門迎接的是道家思想。此后經(jīng)過了三百余年來,無數(shù)半佛半道的中國高僧和名士的努力,才使佛與道逐漸融合,才使佛學(xué)完全的道家化,而有禪學(xué)的產(chǎn)生?!眳墙淌诖艘幌掽c化了禪與老莊道家有不可磨滅的相通性,才能便禪在中國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本文的重點是放在禪與老莊兩者的相通處來談。
  二、禪與老莊思想的相通處
  筆者在這里只提出兩者的六點相通處來說明其間的密切關(guān)系。可是我們別以為我只談其類似點,而誤解他們的思想是相同:禪就是老莊、老莊就是禪以及禪是老莊的繼承人。這是大錯特錯。我之所以指出它們的類似點,其用意在于說明禪宗能夠在中國生根不是沒有囚緣的?,F(xiàn)在,分六點闡述于后
 ?、嬲Z言文字只是一種標月之指,而不是目的
  —、老子
  老子開宗明義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保ㄗ⑷┮庵^可道之道不是常道,可名之名不是常名。老子既然認為常道是不可說,可是他還是說了五千多字。這會是一種矛盾嗎?我認為語言文字只是一種權(quán)宜之計罷了,但不等于實相本身。因為我們使用語言文字的目的是透過它的了解,進而把握其背后所顯示的真正義蘊。那才是我們所要追尋的理想指標。
  2、莊子
  莊子在外物篇說:“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逼渲攸c在于“意”,而不是在“言”?!把浴笔且环N媒介,是一種階梯,但不是目的。西方當代哲學(xué)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一八八九—一九五一)說:“我的命題在于向任何了解我的人闡述如下:當他以它們?yōu)殡A梯,爬過它們之后,畢竟認知它們?yōu)榉且饬x。(他必須超越這些命題;然后他才能正視世界。換句話說,他爬過去之后,必須舍棄此階梯。)莊子著重“得意忘言”的看法,由此可知了。
  3、禪宗
  一般人認為禪宗思想可用十六字來表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逼渲兴^“不立文字”不是說“不用文字”,而是說“不執(zhí)著于文字”。假如說,禪宗真的不用文字,那么市面上所見到的禪學(xué)要籍為何特別多呢?其因在于禪宗為了要接機,為了要“應(yīng)機與法”,不得不說,說出來的語言又字(公案)只是一種方便法門而已。
  ㈢最高知識是絕對待的,不是一種主客
  對立的相對知識
  —、老子
  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庇衷疲翰〔。恢?,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币庵^以“不知”為“知”就是一種病。所謂“病”就是一種執(zhí)著,就是一種對待的邪念。真正的大知不是一種相對知識。老子所提出的絕“圣”棄;“智”之用意在于泯除一般所謂主客對立的相對觀念(如圣)與投機取巧的相對知識。
  2、莊子
  莊子在大宗師上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莊子的用意在于斷除人的欲念向外馳求,唯有“與天地精神獨來往”,才能“與天地并生,而與萬物為一”。(齊物論)莊子認為唯有把是非相對立的知識泯除之后,才能“與道同在”,獲得真正的快樂。
  3、禪宗
  禪宗認為最高的知識是一種自性(佛性或覺性)知識,是言亡慮絕。唯有內(nèi)證于心,才是禪宗的重點所在。換言之,唯由內(nèi)在的生命之流泉活生生地把握萬物的真相,才是寶貴的,真實的。
  ㈢崇尚自然
  1、老子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保ㄗ⑵呱竭@里所說的“自然”兩字不是當“名詞”來解,而是當“形容詞”來解。所謂“道法自然l意謂這的變化運動是順其自然,自然而然地生出一切,毫無造作。他說:“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保ㄗ耍├献诱J為萬物是由道自身的自然展現(xiàn)出來的。因此,他非常著重自然性與返樸歸真的思想。
  2、莊子
  我們舉莊子應(yīng)帝王的一段話來說明:“南海的帝王名叫傈,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渾沌。修和忽兩人常到渾沌的國土,并接受禮遇。因此,此兩人為了要報答渾沌的善待之德,商議著如下計劃:‘人都有七竅(耳朵、眼睛、嘴和鼻孔)作為看、聽、飲食以及呼吸之用,我們試圖鑿開他的七竅?!谑撬麄儍扇藳Q定每天替渾沌鑿一竅,等到七天,七竅鑿?fù)?。渾沌就溘世了?!贝艘弧皽嗐玷徃[”的故事說明了人要順其本性的自然發(fā)展,不可違反本性,否則會斷喪本性,喪失了自己。
  3、禪宗
  禪宗強調(diào)“平常心就是道”。大珠惹海:“饑來吃飯,困來就眠?!逼湟馐钦f該當吃飯,就要吃飯。禪宗認為道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六祖壇經(jīng):“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薨,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注九)日常生活都是道的顯現(xiàn)。如果離開日常生活來談道,就是違理的。
 ?、枳⒅亍盁o”的妙用
  一、老子
  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保ㄗ⑹├献又赋鲇泻芏嗳酥豢吹接行味雎粤藷o形的妙用。這是一種膚淺的看法,殊不知“無形勝有形”、“無聲勝有聲”的奧義。所以”老子常言“無欲”、“無名”、“無為”、“無知”,其目的在于展現(xiàn)無形的無限妙用。
  2、莊子
  莊子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他舉、出無用之用,才是大用的例子如下:
  惠施對莊子說:“我有一棵大樹,名叫樗。它的樹干上木瘤盤旋著,凸凸凹凹,雖然用繩墨,不能使它挺直;它的小枝彎彎曲曲;雖然用規(guī)矩,也不能把它制成方圓的器具;放在大路當中,匠人都不去理會它?,F(xiàn)在,你所講的話,大而不適用,像這棵樹一樣,為人所唾棄了。”莊子回答:“你不曾見過狐貍和野貓嗎?蹲下身暗伏著,等候亂跑的雞鼠,一不小心往往就中了機關(guān),死在陷阱之中。旄牛身體極大,像天邊的烏云一般,無法捕捉老鼠,可是你現(xiàn)在既然有此大樹,為何愁它無用呢?何不把它種在寂靜的廣大田野,讓它自由的盤旋著,然后在它樹蔭下舒適的躺下休息。雖然它看起來對于人·沒有什么用處,可是它不會遭人斧伐而免于困苦了?!边@是一個很實在的“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之寫照,令人不得不慎思之!
  3、禪宗
  現(xiàn)在,我把神秀與慧能兩位大師的試法偈比較如下:
  神秀:“身是菩提樹,心泅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
  使惹塵埃。”
  慧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
  處惹塵埃。”(注十二)
  為何五祖弘忍會把心法傳給慧能而不傳給神秀呢?從此兩首偈的比較中可看出慧能會運用“無”的妙用,層層遺相,展現(xiàn)真空妙有的中道思想,使人心中毫無一絲塵污,達到心靈寧靜與喜悅的境地。這是慧能比神秀高明之處。后來,惹能常便用“無”來表達他的中心思想。他說:“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保ㄗ⑹┪曳治觥盁o”之意義,具有六種妙義:①掃蕩性(超越性)②平等性(無差別之執(zhí)著性)③自由性(心靈提升)④內(nèi)在性(日常性)⑤創(chuàng)生性(活動性)⑥中和性(圓融性)。關(guān)于此點,往后以專文闡述之,在此不加以贅述。從上所述,可了解到“無”、“非”、“不”等否定詞不僅在老莊思想上,而且在禪宗都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不可忽視。
 ?、槿叨季哂修q證程序——“正、反、合”
  之特色
  1、老子
  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價,昔聲相合,前后相隨?!保ㄗ⑹模┢渲小坝袩o”、“難易”、“長短”、“音聲”、“前后”都是“正”“反”兩面,然后由此引出“相生”、“相成”、“相較”、“相傾”、“相合”、“相隨”等和諧圓融思想,這就是一種“合”的綜合作用。這是老子的一種“正、反、合”辯證程序。
  2、莊子
  我們以莊子的應(yīng)帝王壺子四示來說明他的辯證程序。
  第二不如下:“鄭國有一位極為靈驗的相命師,名叫季威。他能夠預(yù)卜一個人的生死、禍福、壽命的長短,新定日期,沒有不靈驗。鄭國的人畏懼他說出不吉利的話,所以一見到他,就開溜不見了。列子見了季威相命之后,心里非常佩服他,回去告訴他的老師——壺子說:氣起初,我以為老師的道行很深,可是今天我料想不到會碰上一位比您更高深的人呀!”壺子回答說:氣我目前只傳給你一種初淺的功夫而已,但不是真才實學(xué)的功夫。那么,你怎能說得到我的真?zhèn)髂?這好像在許多母雞當中,如果沒有一只雄雞,那怎會孵出小雞來呢?無可諱言,·你的勿力還淺,如果與世人相比,你就會很容易被人看出破綻。那么,你叫季威來替我相命。”第二天,列子果然邀同季威一同來替壺子相命。季威看完后,就向列子說:“你的老師一副死相,活不到十天喔!我看你師此副相貌一點生氣都沒有啊!”列子一邊哭泣著,把話告訴壺子。壺子回答:“我剛才給他看的相貌,像土地一樣沒有生氣,像山陵一樣沒有動靜,他大概見我閉塞了生機,所以才這樣說),你再叫他來,替我相面?!薄?/span>
  第二示如下:“第三天,列子又約了季威來。季威替壺子面相后對列子說:“幸好你的老師碰到我!我見他閉塞已通了,有生機。乙列子把此話轉(zhuǎn)告壺子。壺子回答說:“我剛才給他看的面貌像天地之間生育萬物,微露出的生機皆順乎自然,一切名實并象無法窮盡。這一股生機,是由腳后跟發(fā)出來的。他大概見我微露生機,才如此說。你再叫他來,替我相面?!?/span>
  第三不如下:“第四天,列子又陪了季威來,季威看完壺子的面貌后,出來對列子說:“你的老師氣色未定,我不能替他相面。目前唯有等待他的氣色平定下來,我再替他相吧!”列子進入房內(nèi)把季威的話告訴壺子。壺子回答說:“我剛才給他看的相貌,乃是一種太虛的靈氣,圓渾無跡,他大概見我的氣色平衡,毫無頭緒可尋,所以沒有辦法替我相面了。鯢魚(即大魚)在水中來回的游泳,激起波浪,變成為深泉;有的水被魚止住,回浪漩成深泉;有的水順流下去,積成深泉;深泉共有九種,我給季威看的相只取象于以上三種而已。你約他來,替我看相”
  第四示如下:“到了第五天,列子又陪了季威來見壺子,季威見了壺子還未曾站定,就驚惶逃走了。壺子說:“趕快追啊!”列子迫不上,回來向壺子報告:氣他已經(jīng)跑掉了,不見人影了?!眽赜诨卮鹫f:“我剛才給他看的,乃是萬象俱空的境界。動靜俱寂,一毫也不把我的心性顯露出來。我對于他,一去心機,順物推移,毫無牽掛。他不能測知我,所以才逃走了。””
  依照唐西華法師成玄瑛解釋,第二不為“妙本虛凝,寂而不動也”,可說是表現(xiàn)一種心不受外物干擾的真空(正)的境界,第二一不釋為“應(yīng)感動而不寂也”,表現(xiàn)一種有生機的妙有(反)境界。第三示釋為“動靜一如”(合)的雙照中道境界,第四示釋為“兩忘動寂雙遺”(合)的雙遮中道。此種思想與禪宗三關(guān)——空(真空)、有(妙有)、中(雙照與雙遮)是相通的。詳細在下一個禪宗部份說明之。
  3、禪宗
  禪宗所謂“三關(guān)”就是初關(guān)、重關(guān)、牢開三者。初開就是一種真空境界,重關(guān)是一種妙有境界,牢關(guān)具有雙照與雙遮的中道境界。此三關(guān)的內(nèi)容,據(jù)雍正御選語錄序詮釋如下:“學(xué)人初登解脫之門,乍釋業(yè)系之苦,覺山河大地十方虛空,并皆滑殯,不為從上古錐舌頭之所瞞,識得現(xiàn)在七尺之軀,不過地水火風(fēng),自然徹底清凈,不掛一絲,是則為初步汲參,前后際斷者。(即初關(guān))破本參后,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虛空者十方虛空,地水火風(fēng)者地水火風(fēng),乃至無明者無明,煩惱者煩惱,色聲香味觸法者色聲香味觸法,盡是本分,皆是菩提,無一勿非我身,無一物非我自己,境智融通,色空無礙,獲大自在,常住不勁,是則名為透重開,名為大死大活者。透重關(guān)后,冢舍即在途中,途中不離家舍,明頭也合,階頭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體斯用斯,空斯有斯,古斯今斯,無生故長生,生滅故長滅,如斯惺惺行履,無明執(zhí)著,自然滑落,方能踏末后一關(guān)(即牢關(guān))?!蔽覀冄芯慷U宗公案,參究公案都離不開此三關(guān)的展現(xiàn)?,F(xiàn)在,我們舉兩個公案說明于后:
 ?。?)魯祖提起茶盞云:“世界未戌時,便有者個?!蹦先獛熢疲骸敖袢酥蛔R者(這)個,未識世界?!睔w宗:“是?!睅熢疲骸皫熜帜艘娒?”宗卻拈起盞云:“向世界未成時,這得么?”師作掌摯,宗以面作承掌摯。
  此一公案提到三個和尚:魯祖、南泉(老師)、歸宗。我們知道,和尚在一起所談?wù)摰膬?nèi)容莫非盤問明心見性的修行功夫。二個和尚的對話是談到二個境界(在空、有、中三關(guān)只占其中兩開,而三個和尚的談話是談到三個境界——空、有、中。
  在這一公案中,最先說話的是魯租,他提起茶盞說出“世界未成時,便有者個?!逼湟馐钦f世界還沒有形成之前,便有了自性,強調(diào)自性(本體)能生一切萬法。其次就是南泉為了破斥他的執(zhí)著于自性之一邊而說出“今人只識者個,未識世界”一語之目的在于表現(xiàn)人不要死于本體界(真空),應(yīng)該從體起用。接著,南泉師采用現(xiàn)象界的妙有去破斥本體界的真空。魯祖的話語可說是第一層次——“真空”境界,而南泉帥超越第一層次,未到第二層次——妙有境界??墒?,在坐的歸宗肯定南泉的話,死于妙有境界。于是,南泉師為了要破斥歸宗的執(zhí)著性,以問話“師兄莫問此見么?”提醒歸宗不要死于現(xiàn)象界,幸虧歸宗領(lǐng)悟力很高,知道南泉師的用意,因而說出“向世界未成時,道得么?”來否定第二層次,提升到第三層的中這境界。再者,南泉“作掌勢”來顯示絕對本體是言亡慮絕,不可思議,其境須要親自去體悟。然后,歸宗此時真正悟到南泉師所要詮示的含意,因此用“承掌摯”去逐蓋之,達到突破三關(guān)。以上三人所說的話是互相否定,顯示正、反、合的辯證程序。
  2、勝光鋤斷一蚯蚓,向子湖神力禪師云:某甲今日鋤斷一條蚯蚓兩頭俱動,未知性命在那頭?師提鋤向蚯蚓左頭打一下,右頭打一下,中心空處打一下,擲卻鋤頭便歸。
  此一公案是表示突破而超越三關(guān)。其中“左頭打一下”表示“空”之一邊,“右頭打一下”表示“有”之另一邊,而“中心空處打一下”表示中道的境界,“擲卻鋤頭”表示三關(guān)都齊破。這是以動作來表示禪宗所修行的境界如何。
  總之,中國(包括禪與老莊)的辯證法是實際運用于日常生活來談,表現(xiàn)一種相反相輔相成的圓融思想,不像黑格爾把一切活生生的事物陷入于玄思的瓶頸。這是中國辯證法優(yōu)于黑格爾的地方。
 ?、曜⒅匦撵`的永恒快樂
  1、老子 
  老子:“禍莫大于不知足;各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乙(注十七)又云:“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保ㄗ⑹耍├献诱J為人不能得到快樂在人不知足。唯有知足,才能獲得心靈的快樂。這是老子“知足常樂”的看法。
  2、莊子
  我們舉莊子與惠施在河邊觀魚的一段話來說明:
  有一次,莊子與惠子(惠施)相約而同在滾水的橋頭上游玩。此時莊子看到很多魚在水中游著。于是,莊子就開口說道:“修魚(白魚)很自在的游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施回答說:“你又不是魚,你怎么會知道魚是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陜樂呢?”惠子說:“我不是你,當然無法知道你??墒悄悴⒉皇囚~,你無法知道魚的快樂,這不是很明顯嗎?”莊子說:“那么,我們從開始談話說起,你說“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乙一句話就表明了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才問起我從何處得來的,我告訴你,我是在滾水的橋上得知的?!?/span>
  莊子是站在主客合一的立場來看萬物,泯除主客對待的分別心,所以,他很快樂。
  3、禪宗
  禪宗認為人的自性(覺性或佛性)是自足自滿,清凈光明。人只要把內(nèi)在清凈光明的自性充分顯現(xiàn)出來,他一定是常樂的。禪宗也跟莊子一樣,帶給人真正的快樂。因為它在于啟迪人的心靈,開拓人的視野,培養(yǎng)“海闊天空,逍遙自在”的灑脫人生觀。所以,我們只要把內(nèi)在品瑩如鏡的自性發(fā)揮出來,一定充滿快樂與喜悅。此種快樂是永恒的、無垠的、甜美的。
  三、結(jié)語
  今天我所談的重點放在禪與老莊思想的相通性,雖然兩者具有一些類似點,可是它們之間仍有很多不同點,舉其犖犖者如下:①禪宗是屬于宗教色彩,而老莊思想是一種非宗教性的價值觀。②禪宗是一種頓悟法門”而老莊思想是一種有次第的修行與實踐。③禪宗有時用棒、暍等行動來表達禪境,禪機,而老莊并未用棒喝教化眾生。④禪宗有公案,可作為人參究的指南針,麗老莊思想并無指導(dǎo)后人的實際體悟記載,但到了后來的道教才略有雛形罷了。
  總之,禪宗不僅與老莊思想有一些相通性,而且更從老莊思想吸取營養(yǎng),便其內(nèi)容更加充實,影響后世至深,至少有三點:①對唐宋詩的影響(例如層朝的王維詩與宋朝的蘇東坡廬山三偈等具有濃厚的興趣)②禪宗所開創(chuàng)的叢林制度對于中國文化與教育的書院制度(例如朱子白鹿?jié)緯旱脑O(shè)立與宋元明學(xué)案)影響很大。③禪宗所著重的“不立文字”、“坐禪”、“心悟”等思想影響宋明理學(xué)。最后,我盼望吾國人能夠?qū)χ袊U宗作更進一層的了解與融化,使得中國文化更加完美,大放異彩于全世界,廣受全世人的愛好與研究,以期實現(xiàn)“凈化世界一、“美化世界一的凈土人間!
  摘自《中國佛教》第25卷第10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列子》考論 – 國學(xué)網(wǎng)
儒道釋哲學(xué)中的中國畫美學(xué)思想研究
【國學(xué)修身】莊子之道:世間如夢如幻,一切皆在游戲中
思想講堂第三課——老莊之學(xué)
道家的起源與發(fā)展
莊子的思想世界(5)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