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心底的槐花 文/張海燕 朗誦/徐勤鳳 眾芳搖落的暮春,正是槐花飄香的時節(jié)。那一掛掛一串串素潔的槐花飄著絲絲幽雅的清香,我的不甘寂寞的思緒也如這淡淡的槐香,散逸,飄動,被槐香浸泡過的心事輕輕地漫過我的心頭。 記憶中的童年總是吃不飽,穿不暖。每到青黃不接的春天,那滿樹的槐花就成了村里人整個春天的企盼。他們用槐花煮槐花粥,蒸槐花餅,做槐花麥飯。最香甜的是槐花餅。兒時常見母親挎著竹籃,捋幾把槐花,洗盡,晾干,揉碎,撒點蔥花,油鹽與用玉米或高粱磨出的粗面攪拌和勻,然后倒進(jìn)鍋里蒸。爐火紅旺,蒸氣升冉,小院也開始甜潤起來。 童年的最大愿望是能吃上幾口槐花蜜。那時,村子里家家屋前,屋后,河畔,庭院都種了許多槐樹。每到四五月份,青枝綠葉間便掛滿了素雅的槐花。含苞的,半開的,怒放的,各顯其姿,惹得蜂兒輕狂蝶兒翩翩,也引來了許多外地的養(yǎng)蜂人?;驎窆葓?,或人家的屋后,或路邊,隨處可見臨時搭起的黑色的油布小屋。沿著小屋一溜地擺滿了許多蜂箱。養(yǎng)蜂人雖是外地的,但很和善,誰家小孩咳嗽或我們這些小饞貓去討要,都會很大方地從大缸里舀上一碗,那小屋我從沒進(jìn)去過,那黑黑的小屋里的大缸究竟有多大,又到底有多少蜜,一直是我童年時解不開的謎。 后來那些干癟的日子在飽滿的谷粒里漸漸地豐滿起來,便再沒有人吃槐花了?;被ū辉S多人家用來喂牲畜。那時我家養(yǎng)了六七頭豬,三四只羊,幾窩兔子。家里沒有多余的糧食給牲畜吃,也沒有錢買飼料,母親便常常讓我和哥哥去摘槐花。記憶中,總是在“春眠不覺曉”的時候被母親喊起來去采槐花。我和哥總是欣然而往,一半為著那美麗的槐花,一半為著母親那一塊橡皮幾個本子的允諾。雨后的早晨,清新的空氣中飄蕩著素淡的槐香。哥背著竹簍,我拖著一根綁有鐵鉤的竹竿跟在后面。長長的竹竿和我矮小的身體組合,顯得滑稽而可笑?,F(xiàn)在想來,心里卻有一絲淡淡的苦澀。哥鉤槐花,我管撿,手常常被槐樹上的刺扎傷,尖尖的疼痛直鉆心底。直到晚上,那疼痛還讓我在夢中驚醒。那時只喊疼,全然不懂其中蘊(yùn)藏了多少生活的艱辛??! 現(xiàn)在,家鄉(xiāng)再沒有人折槐花喂牲畜了,但有關(guān)槐花的記憶卻像兒時夾入書中的花瓣,時間愈久,香味愈濃,一直香到我的心底。
作 者 :張海燕
作者簡介:張海燕,自幼喜歡讀書,畫畫 ,偶有文章發(fā)表。喜歡安靜,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F(xiàn)實是浮躁而庸俗的,我只求我的心境是寧靜而淡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