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好閱讀,多年來積習難改。每每出差在外,隨身的必是一本書;寒暑假回老家,什么都可以忘記,但絕對不會忘記帶書;雙休日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書房,臨睡前的枕畔也滿是書……一年下來,最少也得讀20多本書。
作為一個普通閱讀者,我只是想說,閱讀可以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之一,說得文雅點,閱讀能夠成為生命綻放的一種方式,僅此而已。
首先,閱讀是一種氣質(zhì),與職業(yè)無關(guān)。我曾在加拿大參加教育培訓,外出參觀和交流,有校車接送,等到我們返回上車時,才發(fā)現(xiàn)司機正用一本厚厚的書打發(fā)等待的時光。培訓部老師告訴我們:在加國,讓每一個人學會閱讀,喜歡閱讀是他們最基本的教育宗旨,即使是殘疾人,用閱讀來享受人生,培養(yǎng)精氣神,也不啻為最好的選擇。于是,我明白了:閱讀是一種氣質(zhì),與職業(yè)無關(guān)。
其次,閱讀是一種素養(yǎng),與專業(yè)無關(guān)。常常有教師感嘆,閱讀是語文教師的事情,或者是文科教師的事情,理工科教師有必要嗎?我很難想象:一個忘卻閱讀的學校,能給校園撐開一片絢麗的春天;一個遠離閱讀的教師,能讓學生得到高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一個鄙棄閱讀的家長,能使孩子閃耀一點高潔的火花。做一個有素養(yǎng)的教師,閱讀會告訴你。
再次,閱讀是一種興趣,與倡導無關(guān)。閱讀是自己的事情,無需倡導,“全民讀書日”是整個民族缺乏閱讀自信的體現(xiàn),不是什么驕傲的事情,在教書育人的教師群體中,倡導閱讀更是覺得有點悲劇色彩。
最后,閱讀是一種習慣,與高尚無關(guān)。有人喜歡打牌,有人喜歡運動,有人喜歡看電影,有人喜歡閱讀……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沒有高低貴賤之別,值不得炫耀和貶損。喜愛閱讀的人,既不是“迂夫子”,不合時宜,更不是“謙謙君子”,需要大肆張揚。
朱永新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毕氚验喿x作為精神生活動力的,記住這句話,即可。
——《常德教育》2015年第3期約稿
關(guān)注書韻閑話
無
分享悠悠書韻
文史|教育|時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