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4日
第四天打卡
??
??
#閱讀任務:第四章#
#閱讀問題#
回顧不同的研究方法,
并指出其在個體社會學研究中的作用。
??
??
#班女士的讀書筆記#
這一章的內容主要是兩位作者一同論述了作為一門學科,個體社會學是以怎樣的研究方法進行相應的現(xiàn)象洞察和問題解釋的。就像是我們剛開始學習傳播學的時候,往往會對其相關的研究方法——實證的或思辨的進行學習。說到底,傳播學仍然是來源于社會學的重要延伸,從美國芝加哥學派對移民、底層人員、犯罪行為的研究中,其就以民族志的觀察法進行相關闡釋。因此,這里提到的深度訪談、實地觀察等研究方法正是可用以回顧我們之前學習的相關內容。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是社會研究受到自然科學量化研究范式影響下的產物,強調在研究中以實證的、定量的結果呈現(xiàn);定量研究偏向于實證主義,它在范式上更接近于自然科學的范式,更加強調研究程序的標準化、系統(tǒng)化和操作化(這里可以參考書中一直反復提到的涂爾干式的研究視角)。定量研究的內容包括——實驗、調查、內容分析、量表測量、問卷調查、結構式訪問、結構式觀察。
定性研究來自于人文主義的方法論,更多強調的內容是價值、背景、環(huán)境等因素對研究對象的深刻影響,強調深入理解社會現(xiàn)象;其從最純粹的意義上說,從屬于人文主義(自然主義)的解釋范式,即研究應在自然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中進行,而研究所獲得的結果和意義也只適應于這種特定的環(huán)境和條件,屬于描述性分析,從特殊情景中歸納一般結論;對社會現(xiàn)象的深刻理解;理論建構為主。定性研究包括實地研究、參與觀察、無結構訪問、個人生活史。
#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是文獻研究的一種研究類別。文獻研究的對象類別包括日記、回憶錄、自傳、信件、報刊、官方統(tǒng)計資料、歷史文獻等。在此基礎上,通過考察人們所寫的文章、書籍、日記、信件、所拍的電影、電視及照片、所創(chuàng)作的歌曲、圖畫等等,來了解人們的行為、態(tài)度和特征,進而了解和說明社會結構及文化變遷。案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拉斯韋爾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組織了一項名為”戰(zhàn)爭時期通訊研究”的工作。他和他的助于們大規(guī)模地收集并分析德國的報紙資料,從中了解到許多寶貴的德國內部情況。
#二次分析法#
二次分析 (secondary analysis) 也稱第二手分析,指的是對那些由其他人原先為別的目的收集和分析過的資料所進行的新的分析。這種新的分析主要有兩種類型,分別為著兩種不同的研究目的,一種是從別人為研究某一問題而收集的資料中,分析與該問題所不同的新的問題,即把同一種資料(已有的、別人的研究所收集的資料)用于對不同的問題的分析和研究中。另一種類型則是用新的方法和技術去分析別人的資料,以對別人的研究結果進行檢驗,即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處理同一種資料,看看是否能得出同樣的結論。
#現(xiàn)存資料統(tǒng)計分析#
該研究方式是運用各種現(xiàn)存的統(tǒng)計資料來進行自己的研究。由國家統(tǒng)計局編輯的《中國統(tǒng)計年鑒》以及諸如《中國 社會統(tǒng)計資料》、《中國人口統(tǒng)計年鑒》、《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中國教育統(tǒng)計年鑒》 。一是應該對統(tǒng)計資料的內容、對象、范圍、特點等等都具有清楚明確的認識。二是對于各種統(tǒng)計指標、比率和數(shù)字的實際含義、它們的計算方法等等應十分清楚,不能含含糊糊,否則就會出現(xiàn)錯用資料的情況。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 (case study) 即對一個個人、一件事件、一個社會集團,或一個社區(qū)所進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點是焦點特別集中,對現(xiàn)象的了解特別深入、詳細。個案研究通過對事物進行深入的洞察,能夠獲得非常豐富、生動、具體、詳細的資料,能夠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事件發(fā)生、發(fā)展及變化的過程,而且 能為后來較大的總體研究提供理論假設。當個案研究的對象為社區(qū)時,這種研究方法又被稱作「社區(qū)研究」。
#非參與式觀察法#
局外觀察也稱為非參與觀察 (non-participant obser飛ration) ,即觀察者處在被觀察的群體或現(xiàn)象之外,完全不參與其活動,盡可能地不對群體或環(huán)境產生影響。形象地說,局外觀察就是"冷眼旁觀"或"坐山觀虎斗"。最理想的局外觀察是觀察者隱蔽起來觀察,使被觀察者一點也意識不到有研究者在場正在觀察他們。這種觀察方法常用來研究兒童的行為,或用于研究公共場合及公眾閑暇活動中人們的行為。
#參與式觀察#
參與觀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對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實際參與研究對象日常社會生活的過程中所進行的觀察。它是一種非結構性的觀察。這種方法是人類學家研究原始的非本族文化時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比如,英國著名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在新幾內亞附近的特羅布里恩群島兩度進行考察。他生活在土著人中間,講當?shù)赝琳Z,可以得心應手地記錄各種內容,并以敏銳而客觀的眼光觀察各種反應。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在社會人類學發(fā)展過程中具有基本意義與動力的各種理論性見解,其中包括性與婚姻家庭生活;原始法規(guī)與習俗;巫術與宗教等。
#結構式觀察#
結構觀察 (constructed observation) 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確的觀察提綱或觀察記錄表格對現(xiàn)象進行的觀察,多采用局外觀察的形式。觀察記錄表類似于結構式問卷,觀察者根據(jù)統(tǒng)一的要求,對每一個觀察對象進行統(tǒng)一的觀察和記錄。因而其結果可以用來進行定量分析。
#無結構式觀察#
無結構觀察 (non-constructed observation) 則指的是沒有任何統(tǒng)一的、固定不變的觀察內容和觀察表格,完全依據(jù)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的過程所進行的自然觀察。它與無結構訪談的特征相類似。并且,無結構觀察多采用參與觀察的方式進行,其觀察的結果也不具有統(tǒng)一的形式,觀察所得資料通常只能進行定性分析。這種無結構的觀察是實地研究中最主要的觀察方式。
#無結構式訪談#
無結構訪談 (unstructured interview) 又稱做深度訪談或者自由訪談,它與 結構式訪談相反,并不依據(jù)事先設計的問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個訪談的 主題或范圍,由訪談員與被訪者圍繞這個主題或范圍進行比較自由的交談。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過深入細致的訪談,獲得豐富生動的定性資料,并通過研究者主觀地、洞察性地分析,從中歸納 和概括出某種結論??梢苑譃檎皆L談和非正式訪談、個別訪談和集體訪談。
#結構式訪談#
結構訪談要求在訪談過程、訪談內容、訪談方式等方面都盡可能統(tǒng)一,做到標準化。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避免訪談中各種個人因素,特別是個人主觀因素影響訪談過程,從而增加訪談過程的客觀性和資料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使得訪談資料便于進行統(tǒng)計處理和定量分析。但結構訪談因為缺乏彈性,缺乏靈活性,因而無法了解更加具體、更加詳細的資料,也無法對所訪談的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討論。
#焦點小組訪談#
集體訪談也稱為座談會,它是將若干個民談對象集中起來,同時進行訪談的 方法。集體訪談的最大特點是,訪談中不僅是存在著訪談員與被訪者之間的社會互動,同時還存在著不同的被訪者相互之間的社會互動。整個訪談過程不僅是訪談員與被訪者社會互動的過程,而且也是被訪者相互之間的社會互動過程。
#民族志#
民族志(ethnography)作為民族學、人類學研究重要的組成部分,完整地表現(xiàn)了人類學家田野調查的記錄、描述、分析和解釋。它包括兩個部分,第一,人類學家對研究對象進行現(xiàn)場性“參與觀察”,即所謂“田野調查”;第二,民族志者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描述性文本寫作。
#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是實地研究的一種,是指為了了解某個特定的群體及其文化特性,研究者必須參與、深入甚至是浸潤到研究對象的日常生活中,與其建立一定的社會關系,以研究其社會結構和群體屬性。其表現(xiàn)在參與當?shù)厝说纳睿谝粋€有一個嚴格定義的空間和時間的范圍內,體驗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思想境界,通過記錄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來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滿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會如何構成。
#扎根理論#
扎根理論(Grounded Thoery)是1967年美國學者格拉塞(Barney G. Glaser )和斯特勞斯(Anselm Strauss)在二人專著《扎根理論的發(fā)現(xiàn):質化研究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中提出的一種研究方法。該方法要求研究人員在研究開始前不進行理論假設,直接通過實際觀察,在收集、分析資料的過程中歸納出經驗概括,上升為具有普適性的理論。在扎根理論指導的研究中,資料收集方法基本上都是經典的質化研究方法,如參與觀察法與訪談法等等;但在資料分析階段,扎根理論是一種高度“系統(tǒng)化程序”,包括記錄、分析、編碼、摘記和報告撰寫等一系列科學化的步驟,其中對資料進行逐級編碼(coidng)是其核心環(huán)節(jié),也是量化特征最顯著的環(huán)節(jié)。
學習這些研究方法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何為研究」「研究結果是如何出現(xiàn)的」,另一方面,在之后復試過程中可能要撰寫的「研究計劃書(科研設想)」中,也可以通過這一部分的內容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案嗷!
#所以今天,你研究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