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2月12日
地點:鐘華樓一樓高一三班
聽課對象:全市高中語文老師代表
師:早上給一個朋友發(fā)短信,說:我今天要上公開課了。同學(xué)們猜猜他怎么說?
生:(七嘴八舌的)不知道,他怎么說的啊。
師:他說:公開課=變態(tài)課。
生:啊……
師:不過沒關(guān)系,我們不上變態(tài)課,我們只上常態(tài)課,尤其是要上生態(tài)課。在《游戲·平等·墓地》中,史鐵生表達了和我們差不多的看法,他說:一個人死了,埋葬后,不要用冰冷的墓碑這種變態(tài)的方式來宣布一個人的死亡,而要種一棵生態(tài)的樹,一直在那里長著?!暗蚁?,為了記住這一棵樹下埋的是誰,也可以做一面小小的銅牌掛在樹上,寫下死者的名字。比如說我,那銅牌上不要寫史鐵生之墓,寫:史鐵生之樹?;蛘甙褬涞拿忠矊懮希菏疯F生之合歡樹?!蹦敲?,史鐵生為什么對合歡樹有那么深的情感?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和合歡樹連在一起?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史鐵生的《合歡樹》,探究合歡樹背后所隱藏的情感和故事。
師:同學(xué)們看,這就是合歡樹。
生:(大聲)驚呼,太好看了。
師:是很好看,還有淡淡的香味,好象我們學(xué)校旁邊本來有,后來修路時弄沒了。
生:啊,太可惜了。
師:同學(xué)們課前質(zhì)疑提出了很好的問題,老師幫你們做了一個統(tǒng)計。
1、母親說自己作文寫得也很好,以及給自己做一條藍地白花裙子的細節(jié),是不是說明母親很虛榮?作者為什么要從作文比賽得了第一說起? (13人)
2、文章的標題是合歡樹,為什么前面花大量的筆墨寫我的母親?(29人)
3、我為什么先不想去看合歡樹?后來又想看,為什么對合歡樹有這種復(fù)雜的感情?(12人)
4、孩子反復(fù)出現(xiàn)有什么意圖? (15人)
5、為什么悲傷也成了享受? (11人)
6、合歡樹究竟有什么象征意義? (9人)
同學(xué)們這種質(zhì)疑問難的閱讀方式很好,提出問題永遠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其實閱讀就是一場發(fā)現(xiàn)之旅,如何發(fā)現(xiàn)呢?就是要看寫什么(形象)——怎么寫(手法) ——為什么寫(意圖)。別看這種方法簡單,恩格斯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道來發(fā)現(xiàn),來揭示文本背后的奧秘。
老師把你們的問題做了一個歸納,你們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嘛!
★文章的標題是合歡樹,為什么前面花大量的筆墨寫我的母親?(29人)這是你們提得最多的問題,也是文章的核心問題,老師把它拆分為幾個方面。
1、文章前半部分是怎樣寫母親的?(母親各個階段的特點,變化,變化的原因。)
2、母親與合歡樹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在母親的眼里,合歡樹代表著什么?
3、母親去世后,我和合歡樹有著什么樣的關(guān)系?在我的眼里,合歡樹代表著什么?
4、孩子和合歡樹又有怎樣的關(guān)系?在孩子身上,合歡樹代表著什么?
5、我們的合歡樹?
請一個女生給我們讀我十歲那年,一個男生給我們讀二十歲那年。其他同學(xué)就“母親各個階段的特點,變化,變化的原因”圈化。
師:讀得不錯,但許天豪讀錯了一個字,把殘廢人讀成了殘疾人,這個問題嚴重不?
生1:絕對不能換成殘疾,因為殘廢能夠表達作者這個時候已經(jīng)徹底絕望了,而殘疾就不能表達出這層意思。
師:回答得很好,再給同學(xué)們時間,認真圈讀,讀出母親兩個階段的特點,并琢磨母親的變化,注意分析變化的原因。
師:(5分鐘后)現(xiàn)在請同學(xué)們交流,然后回答。
生2:母親很能夠享受生活,她給自己做一條藍底白花的裙子。
師:給自己做藍底白花的裙子,就是享受生活?中間好像還缺乏必然的邏輯。藍底白花的裙子你覺得怎么樣?
生2:很好看,很美。
師:那就說明母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2:(緊張,回答不上來。)
師:好的,請坐下,哪個同學(xué)挑戰(zhàn)這個問題?
生3:從外貌上來看,母親年輕;從心理上來看,母親是一個臭美的人。
師:回答得很棒,因為你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歸納。臭美,我覺得不是一個貶義詞,這個詞特別開闊,特別生動,我很喜歡。我順便問一聲,你也臭美嗎?
生:哄堂大笑。
師:母親還有哪些特點?
生4:母親好強,孩子氣。因為母親急著和我說她自己,說她那時候還要厲害。
師:你覺得這樣的母親怎么樣?
生4:很可愛,很有親和力。
師:我也這樣認為,老師給你們看一個很好玩的母親。鏈接李敖的《媽媽的夢幻》。
舊歷年到了,爸爸總是預(yù)備九個紅包,媽媽在原則上是絕不肯收這份壓歲錢,可是當?shù)艿芡低蹈嬖V她分給她的那包的厚度值得考慮的時候,媽媽開始動搖了,猶豫了一會兒以后,她終于沒有興趣再堅持她的“原則”了!
堂堂主婦被人當做孩子,這是媽媽最不服氣的事??墒橇钏龤鈵赖氖逻€多著哪!媽媽逐漸發(fā)現(xiàn),她的八個孩子也把她視為同列了。例如爸爸買水果回來,我們八個孩子卻把水果分為九份,爸爸照例很少吃,多的那一份大家都知道是分給誰的,媽媽本來賭氣不想吃,可是一看水果全是照她喜歡吃的買來的,她就不惜再宣布一次“下不為例”了!
生4:母親在我十歲的時候,很年輕,二十歲時已不再年輕……
師:我提一個建議,我們先概括十歲時的母親特點好不好?特點這個詞有什么特點?或者說特點的詞大多數(shù)都是什么詞性?
生:(不少人)都是形容詞。
師:很好,那么現(xiàn)在誰來說。
生5:母親是年輕的,聰明的,好看的,好強的。
師:二十歲時母親有那些特點?你們發(fā)現(xiàn)了哪些變化?
生5:母親已經(jīng)不再年輕了。
師:你覺得母親不再年輕的原因有哪些?
生5:第一,年齡的增加,第二,內(nèi)心苦痛的折磨。
師:回答得很好,請坐。還有哪些變化?
生6:母親還由聰明變笨了。
師:從什么地方看出母親變笨了,為什么變笨了?
生6:醫(yī)院明確表示,病沒辦法治了,母親還是不放棄,花很多的錢。甚至寄希望于偏方,還把我的胯熏成重傷,差點要了我的命。
師:母親變笨,說明了什么?
生6:說明了母親一門心思放在我身上,以致有點麻木,有點呆滯。這是母愛最集中的體現(xiàn)。
師:說得很好。想想看,一個母親因為兒子的病變笨了,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母親。寫母親的聰明,好強,好看,臭美,就是和母親日后的命運對照,突出母親的不幸,而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里是要加倍的啊。還有嗎?
生7:第一是鋪墊,寫我作文得了第一名,為我將來走寫作之路作好了鋪墊。第二是對比,母親關(guān)于寫作的兩次評價正好形成對比。前者是為了炫耀自己,有點虛榮,后者是為了鼓勵我好好寫作。這個變化也可以看成是母愛。
師:說得不錯,我三十歲獲獎的時候,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這個時候應(yīng)該和母親沒有關(guān)系了吧?
生8:有關(guān)系,而且關(guān)系很大。從母親這個角度來說,兒子寫作的成功是母親鼓勵的結(jié)果。比如提醒兒子作文得了第一,到處給我借書,頂著雨冒著雪推我看電影。從兒子這個角度來說,兒子寫作的最初動機是要讓母親驕傲。
師:你們看,能夠從一定的角度來回答問題有多好,體會一下這一段的復(fù)雜感情。
生9:母親承擔了我所有的痛苦,卻沒有能分享我的喜悅,這是母親命運的悲苦;我能夠讓母親驕傲了,但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這又是我內(nèi)心深切的慘痛。
師:對,這兩種感情交織在一起,糾纏在一起。同學(xué)們再來讀,就能體會這中間的兩個“也”字。“母親卻已不在人世”“母親已離開我整整七年”。兩個“也”字體現(xiàn)出來的是思念和愧疚。母親去世之后,我感情上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空白,于是合歡樹出現(xiàn)了?,F(xiàn)在我們再來研究“母親和合歡樹”。
生10:母親是去勞動局找工作的路上,挖下含羞草,種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歡樹,后來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還念叨……
師:注意母親種植合歡樹的時間。
生11:是在我雙腿殘廢之后。
師:何以見得?
生11:因為當時母親的心思全在別處。就是一門心思在我腿上的意思,和前文呼應(yīng)。母親去勞動局給我找工作的路上,而且還沒有找到工作,挖合歡樹是絕望中抱有的希望。母親給我治腿也是絕望中蘊含著希望。
師:很好。你讀出了絕望中蘊含著希望,這不容易。我們來看,母親治好我的腿經(jīng)歷了“希望——失望——終于也絕望——重新抱了希望”這樣的過程,我們還可以根據(jù)虛實相生的理論來推理母親??梢哉f,每一個偏方都會讓母親經(jīng)歷“希望——失望——絕望”的過程,而下一個偏方,又會讓母親重新燃起希望,于是,痛苦的輪回又開始了。母親那么年輕頭發(fā)就全白了,49歲就愴然過世,實在是心力憔悴啊。那么,在這個時候,在兒子腿病這么嚴重的時候,還要種植含羞草,這說明了母親什么特點?
生12:母親熱愛生活。
師:在什么情況下熱愛生活?
生12:在苦難命運的打擊之下,仍然熱愛生活,仍然對生活充滿希望。
師:說得好,這讓我又想起了文章第一部分母親的好強,你們覺得我的腿殘廢之后,母親的好強有沒有什么變化?
生13:沒有什么變化,母親的爭強好勝,轉(zhuǎn)化為對苦難命運的不屈服。醫(yī)院明確說治不好,母親不管,一次次失敗,母親還是鍥而不舍。
師:歸納得很準確,《合歡樹》決不僅僅是寫母愛,母親愛自己的孩子,那是連動物也會啊。母親面對苦難的那種好強,那種堅韌的意志,那種永遠熱愛生活,永遠對生活和生命充滿希望,才是給作者最大的財富。我們繼續(xù)研究,母親對合歡樹為什么抱有那么大的希望?
生14: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fā)芽,母親嘆息了一回,舍不得扔掉,第三年合歡樹卻又長出葉子來,母親高興了好多天,以為那是個好兆頭,后來,有時念叨這種樹幾年才開花。母親對合歡樹的希望中寄托著對兒子的希望。
師:有道理,我們不妨研究一下母親對兒子的希望。第一個是對 “我”治好病的希望。第二個是對“我”寫作的希望。兩者有哪些相似點?
生15:希望合歡樹發(fā)芽、長出葉子來。寄托了希望兒子治好病,這是母親最低限度的要求,希望兒子活下去。念叨合歡樹開花,是不是希望兒子也能開花,在寫作上走出一條路。
師:希望兒子走出一條路,就是《我與地壇》中說的,母親認為,兒子必須得有一條路,通向他自己的幸福。由此看來,合歡樹和我的命運何其相似。那么在母親的眼里,合歡樹有什么樣的象征意義?
生15:合歡樹等于自己孩子,是孩子命運的寫照,合歡樹身上寄托著母親對兒子的希望。
師:對,合歡樹是希望的樹,是母親的寄托,希望孩子像合歡樹一樣產(chǎn)生奇跡。母親對合歡樹的呵護和培育就是對作者的疼愛和照顧,合歡樹是母親給孩子的第二個生命。那么,母親去世后,兒子對合歡樹經(jīng)歷了一個怎樣的情感變化過程?
生16:我先是忘記了合歡樹,因為悲痛。
師:作者為什么而悲痛?
生16:因為母親去世了,我們悲痛到了極點,因而連合歡樹都忘記了。
師:說得太好了,我們不妨設(shè)想一下,含羞草竟然是合歡樹,后來居然發(fā)芽了,居然長出葉子了。這樣一種頑強的生命力,這樣一種絕好的教育素材母親不可能不和我說,而我也不可能不去關(guān)注它。但現(xiàn)在我們居然連它也忘記了,可見我悲痛之深。后來呢?
生17:再就是找借口不看。
師:找什么借口?為什么不敢看?
生17:借口手推車進去不方便,不敢看,是怕睹物思人。
師:還有補充嗎?
生18:怕睹物思人的背后,隱藏的是對母親的愛,這種愛中有思念,也有愧疚。
師:說得到位。我們不妨探究一下我對母親情感變化的過程。還是從文章中的三個階段來看。
生19:十歲時,對母親是不高興。二十歲時對母親是不理解,三十歲時是深沉的思念和愧疚。《我與地壇》中反復(fù)說,可是,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表達的就是思念和愧疚。
師:“我心里一陣抖”,這個“抖”字用得好。誰能發(fā)現(xiàn)出這個字背后的情感?
生20:是震驚,合歡樹居然真的開花了。母親的念叨終于實現(xiàn)了。
生21:我覺得是痛苦,合歡樹開花了,而種植合歡樹的母親卻已經(jīng)不在人世。
生22:我覺得還有愧疚,合歡樹已經(jīng)開花了,而我卻還沒有走出一條路。母親給了我那么多,我卻什么也不能給母親。
師: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完美的解答。我們合作學(xué)習(xí)真的很有必要吧。那后來我為什么又突然想去看一看呢?
生23:這個時候,作者有點煩,反正是瞎逛,不如去看看。但是潛意識里卻是我也成功了,想去看一看這個與自己生命力一樣頑強的樹。
師:但是卻沒有看到。能看的時候,忘記、找借口不看,想看的時候卻再也看不見了。誰來分析一下這種失落背后的情感?最好結(jié)合對母親的情感。
生24:我覺得這里的情感和作者對母親的情感非常相似。母親在世的時候,作者不理解母親,甚至抱怨母親,母親過世之后,才真正讀懂了母親,但母親卻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就是作者內(nèi)心的痛苦。
師:那么,在兒子眼里,合歡樹象征著什么?
生25:合歡樹象征著母親,母親就是合歡樹,合歡樹就是母親。這里的合歡樹和地壇十分相似。
生26:合歡樹還是母愛的一種象征,一種物化。
師:同學(xué)們說得很好。合歡樹還是母親活在人世的見證,是母親生命呈現(xiàn)的另一種方式,是上天對作者思念母親的一種安慰。那么,從作者對合歡樹的態(tài)度變化中,你讀出了作者的什么樣的情感歷程?
生27:我覺得是作者對母愛的認識過程。
師:其他同學(xué)誰還來補充。
生28:我覺得還是作者對母親苦難命運的認識過程。
生29:還是對生命意義體驗過程。
師:同學(xué)們回答得很好,可能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合歡樹成為作者的生命樹。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主義者,是認識到世界的本來面目,但仍然熱愛它?!痹谀赣H的感召下,史鐵生就成為這樣的人,他說,“我的職業(yè)是生命,業(yè)余寫點文字。”那種自嘲,那種從容,那種淡定,就是最好的證明。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母與子共同戰(zhàn)勝苦難體驗生命的故事,那么,作者為什么要寫那個孩子,那個孩子和合歡樹有什么關(guān)系?在孩子身上,寄托著作者什么樣的情感?我們不妨先找出孩子和合歡樹的文字。
“小兩口剛生了一個兒子,孩子不哭不鬧,光是瞪著眼睛看窗戶上的樹影兒?!?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