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鈞官窯具有唯美性、唯一性和文本性。因其具有此三個屬性,它自然也有了時空性。
20世紀80年代,以深圳速度為代表的中國的發(fā)展速度,在上面這匹奮勇躍進的駿馬身上,得到了完整的體現(xiàn)。文學藝術作為歷史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文本,不是敘述以后僅僅留著存檔,而是要傳播的。而造型藝術的這種傳播價值或效果,有時要遠遠大于書本。
如果這件共和國鈞官窯“龍馬精神”要在倫敦索斯比拍賣行拍賣,拍賣前要對它進行預展、介紹,廣泛的宣傳它;拍出后新聞媒體要報道它,從而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這不僅僅是一件商品交易過程的完成,在完成這個過程中,使萬里之外的人們從一個側面了解了中國,了解了中國人民的思想狀態(tài)、精神面貌、藝術追求、文化成就和中華民族尚色文化、民族喜好等,甚至還了解了制作生產(chǎn)這件共和國鈞官窯瓷器的科學技術。
共和國鈞官窯
黃河母親
還有上圖的這尊黃河母親。慈祥的母親深情地注視著她的孩子,不僅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族群與文化的地理發(fā)源、文化傳承、民族向心力與凝聚力,她還向全世界昭示,我們是一個善良、慈愛的民族,我們崇尚的文化價值是和平和博愛。
這就同時把中國民俗文化、歷史和民族精神呈現(xiàn)到全人類眼前。這種文化傳播,因為它直觀不需翻譯,其影響遠大于書本。
共和國鈞官窯瓷作為藝術文本,也會跨越千年時光,把我們的時代精神傳向未來;跨越空間,遠渡大洋,把我們的社會面貌和民族精神風貌展現(xiàn)給全世界。
這就是共和國鈞官窯的時空性。
如今,共和國鈞官窯雖然才過去30多年,但各種特定歷史條件的不可再現(xiàn),使它已經(jīng)成為不可復制的珍貴歷史遺產(chǎn)。
將來的鈞瓷藝術發(fā)展,或許可能會有新的超越,但正如今天不可能完全復制北宋鈞窯一樣,那時,也只能創(chuàng)造出是屬于那個時代的鈞瓷藝術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