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題目:
下列含有“柳”的詩詞,哪一首描寫的不是春天?
A.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B.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C.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
D.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昨日題目:
選詞填空:
望門投止思( ),忍死須臾待( ).
A.張儀 杜預
B.張騫 杜恨
C.張儉 杜根
D.張良 杜牧
昨日答案:C
譚嗣同絕命詩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張儉是漢桓帝時人。當時宦官專權,張儉上書彈劾,觸怒朝廷,被下令通緝。張儉四處流亡多年。官府緝拿甚急,張儉居無定所,看到有人家就上前請求投宿。
杜根是東漢人,曾因上書直諫,觸怒太后,下令撲殺。執(zhí)法者佩服杜根人品,手下留情,載出城外。太后派人檢視,杜根裝死三天,眼睛里都生了蛆,才得以逃脫,多年后平反。
這是譚嗣同變法失敗、自甘犧牲的絕命詩,也是寫給流亡國外的同志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決別詩。譚嗣同曾言:“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他決心犧牲,但并不要求別人和他一樣,反而安慰、激勵出逃者:犧牲有犧牲的偉大,活下來有活下來的重任。無論做出那種選擇,都是光明磊落、肝膽相照,象昆侖山一樣巍峨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