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塔通覽·北京卷>>>
房山姚廣孝塔
年代:明永樂十六年(1618);形制、特點;八角九級密檐式磚塔;現(xiàn)狀:2013國保
姚廣孝塔,位于北京市房山區(qū)崇各莊鄉(xiāng)常樂寺村,全名“太子少師榮國恭靖公姚廣孝之塔”。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塔建于明永樂十六年(1418)三至六月間。姚廣孝塔坐北朝南,通高33米,為八角九級密檐磚塔,須彌座束腰浮雕壽字和花卉,其上為三重外傾蓮花瓣,上承塔身。塔身東、西、南、北四面雕仿木隔扇門,其它四面則雕花欞假窗。正面門楣上嵌石一方,上有楷書:"太子少師贈榮國恭靖公姚廣孝之塔。"塔身之上為九重疊澀檐,各角懸銅鈴,風(fēng)吹作響,聲音悠遠(yuǎn)。塔剎鐵制,由八條鐵鏈錮于檐角吻獸上,狀似葫蘆,上聳立柱,直插云天。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第三批)。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姚廣孝塔全景圖
關(guān)于姚廣孝
姚廣孝畫像
姚廣孝是永樂(1403-1425)皇帝的老師,輔佐永樂皇帝取得江山,被封為太子少師。
他生自醫(yī)家,卻偏愛謀略;他不為生活所迫,卻自幼出家;他既入空門,卻熱心政治;他不輔洪武、建文,卻偏助燕王;他未受十年寒窗苦,卻主編《永樂大典》。他無書不精,無物不曉,每言必中,算無遺策…… 這位披著袈裟的政治家,在明初的風(fēng)云際會中以其卓著功勛而留名青史。
姚廣孝身居顯位,但終身不娶,做了不蓄發(fā)的出家人。姚廣孝84歲病故(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是年三月,八十四歲的姚廣孝已是重病在身,大概是感到自己將不久人世,于是特地進(jìn)宮朝見永樂帝,不久永樂帝又親往他居住的慶壽寺探病。三月二十八日,姚廣孝于慶壽寺病逝,永樂帝不勝哀悼,輟朝二日,命有司治喪,追贈推誠輔國協(xié)謀宣力文臣特進(jìn)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四月六日姚廣孝遺體按佛教儀軌火化,永樂十六年六月十一日,葬于已經(jīng)落成的房山圣崗--今房山常樂寺村東(戒臺寺正南十余里)墓塔中。墓塔中塔前有碑一座。
關(guān)于墓塔碑
墓塔碑位于塔前30米,高4米、寬1.1米、厚0.33米。此螭首龜趺的神道碑額篆書,“御制榮國公神道碑”。碑文是永樂十六年(1418年)八月十三日成祖親撰,為“御制贈推忠輔協(xié)謀宣力文臣特進(jìn)榮祿大夫柱國榮公謚恭靖姚廣孝神道碑銘?!倍ǘ挤逦挥陂T頭溝區(qū)永定鎮(zhèn),在規(guī)劃建設(shè)長安街西延長線的末端。據(jù)《京西山水》記載,相傳明成祖朱棣為燕王時,曾在姚廣孝陪同下登臨此峰?!皶r值谷雨,碧空如洗,東方日出,紫氣蒸騰,渾河橫亙,龍鱗閃現(xiàn),萬物生輝”“燕王呼曰:‘日上之所,乃我大明千年基業(yè)發(fā)祥之地’” ?!熬鸽y之役”后,已登皇位的朱棣遷都北京,有感于夢中劉伯溫 “觀日上之所必為觀峰日下之地,可營都定標(biāo)?!钡脑捳Z,遂確定了建造皇城的定標(biāo)。這就是“燕王喜登定都峰,劉伯溫一夜建北京”的傳說。
姚廣孝塔鑒賞
姚廣孝塔 圖片\大槐樹下好乘涼
鐵制塔剎:由八條鐵鏈錮于檐角吻獸上,狀似葫蘆,上聳立柱,直插云天
塔的束腰:三重外傾蓮花瓣上承塔身。塔身四面雕仿木隔扇門
上四幅圖 :大槐樹下好乘涼
姚廣孝塔的磚雕,生動而古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