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蒿 為菊科蒿屬植物。嫩莖葉、根狀莖,又名蔞蒿、水艾、水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莖葉可涼拌、炒食。根狀莖可腌漬。生長于海拔800米至3000米的地區(qū),常生于濕潤的疏林中、山坡、路旁以及荒地等。分布于蒙古、朝鮮、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湖南、河南、黑龍江、江西、河北、陜西、山東、廣東、山西、湖北、云南、江蘇、內(nèi)蒙古、甘肅、四川、遼寧、安徽、貴州、吉林等地。
基本簡介
蘆蒿是濕中生耐陰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國北方一般4月中,下旬萌發(fā),7月開花,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10月中旬植株枯黃。多生于森林,林地草原和平原地帶。常見于林下,林緣,山溝和河谷兩岸,也見于平原溝邊,塘沿及水田埂邊。是草甸和沼澤化草甸的伴生種。在局部地區(qū),如水溝,水田邊或水池岸邊可成為優(yōu)勢種,甚至可形成單優(yōu)種的純?nèi)郝淦瑪?。有時也散生于村舍附近、路邊、田邊,成為常見的雜草。蘆蒿具長根莖,在地下形成密集根層,地上繁衍能力也很強,因此,經(jīng)常在群落中成集群分布。有時成為濕潤氣候區(qū)荒地演替的先鋒植物。
地理分布
分布于蒙古;朝鮮;蘇聯(lián);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云南和貴州。多生于低海拔地區(qū)的河湖岸邊與沼澤地帶,在沼澤化草甸地區(qū)常形成小區(qū)域植物群落的優(yōu)勢種與主要伴生種;可葶立水中生長,也見于濕潤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等。
品種特性
(一)按葉型分:
1.大葉蒿。又名柳葉蒿,葉羽狀三裂,嫩莖青綠色,清香味濃,粗而柔嫩,較耐寒,抗病,萌發(fā)早,產(chǎn)量高。
2.碎葉蒿。又名雞爪蒿,葉羽狀五裂,嫩莖淡綠色,香味濃,耐寒性略差,品質(zhì)好,產(chǎn)量一般。
(二)按嫩莖顏色分:
1.青蘆蒿。嫩莖青綠色。
2.白蘆蒿。嫩莖淺綠色。
經(jīng)濟價值
藥用價值
該種在古本草書中已有記載?!稜栄拧贩Q“由胡”、“蘩”,《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及《本草綱目》中稱“白蒿”,其中水生者可能就是本種。 全草入藥,有止血、消炎、鎮(zhèn)咳、化痰之效。也發(fā)現(xiàn)可用于治療黃膽型或無黃膽型肝炎良好;民間還作“艾”(家艾)的代用品;四川民間作“劉寄奴”(奇蒿)的代用品。蘆蒿根性涼,味甘,葉性平,平抑肝火,可治胃氣虛弱、浮腫及河豚中毒等病癥以及預防芽病、喉病和便秘等功效。根莖含淀粉量高,可為肌體提供熱量能源,也可作為神經(jīng)結(jié)構(gòu)、成分和酶、激素的組織成份。同時也可起保護頭腦的作用和充當肝臟貯備肝糖而起解毒的作用。
功效
蘆蒿具有清涼、平抑肝火、預防牙病、喉痛和便秘等功效。蘆蒿因含有側(cè)柏蓮酮芳香油(C10H10O)而具有獨特風味。它對降血壓、降血脂、緩解心血管疾病均有較好的食療作用,是一種典型的保健蔬菜。蔞蒿有利膈、開胃、行水、解毒等功效;可治胃氣虛弱、納呆、浮腫等病癥;民間用于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適用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香干鈉的含量較高,糖尿病、肥胖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患者慎食;老人、缺鐵性貧血患者尤其要少食。
營養(yǎng)價值
蘆蒿以鮮嫩莖桿供食 用,清香、鮮美,脆嫩爽口,營養(yǎng)豐富。每百克嫩莖含有蛋白質(zhì)3.6克、灰分1.5克、鈣730毫克、10.2毫克、鐵2.9毫克、胡蘿卜素1.4毫克、維生素C49毫克、天門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賴氨酸0.97毫克。并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滌纖維等。蘆蒿可涼拌或炒食。嫩莖及葉作菜蔬或腌制醬菜。蘆蒿抗逆性強,很少發(fā)生病蟲害,是一種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是冬春中國江南一些市場供應(yīng)的主要野菜品種之一。
美食烹飪
蘆蒿的葉子是不用的,蒿莖最好也只留桿尖部分,有一斤蒿要擇掉8兩的形容。
蘆蒿最宜清炒,要求旺火急就,除了少量油、鹽外,不放任何佐料,這樣才能把蘆蒿的本味最大限度的烹燒出來。蘆蒿的本味是什么樣的味呢?汪曾祺老先生是這樣形容的——“感覺就像是春日坐在小河邊聞到春水初漲的味道”。
一、 蘆蒿炒香干
材料
主料 豆腐干150克,蘆蒿200克,香蔥10克 調(diào)味料:香干 鹽少許,生抽2/3湯匙,油2湯匙
做法
1、油熱,下蔥花爆香,放改好刀的蘆蒿,翻炒,放鹽。
2、放豆腐干絲翻炒一分鐘,完成?!?/p>
建議:整個過程速度要快,蘆蒿是易熟的菜。
二、蓮藕炒蘆蒿
三、涼拌野生蘆蒿
食材明細:蘆蒿適量、生抽適量、蒜苗適量、紅椒適量、香油適量
1、 蒜苗切碎,紅椒切碎。
2、 鍋中放水,水燒開后,放入蘆蒿,等蘆蒿燙出香味了,撈出瀝干水份。
3、 把蘆蒿切約一厘米的段,放入盤中。
4、 把切好的蒜苗、紅椒放在蘆蒿上,倒入生抽放上香油就可以了。
其他相關(guān)
蔞蒿始見載于《詩經(jīng)》。
《齊民要術(shù)》有食用記載。至宋代,詩人吟詠更多,名句有蘇軾的“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黃庭堅的“蔞蒿芽甜草頭辣”、陸游的“舊知石芥真尤物,晚得蔞蒿又一家”等等?,F(xiàn)在仍是春季應(yīng)時野蔬。
如何挑選蘆蒿
把葉子和根摘掉后,然后密封放在冰箱保鮮層。
蘆蒿的儲存方法
挑選的蘆蒿要只有毛衣針粗細的,加工時不能用刀切,一定要用手折掐成寸許長的段,刀切會染上鐵腥氣。
蘆蒿的葉子是不用的,蒿莖最好也只留桿尖部分,有一斤蒿要擇掉8兩的形容。
蘆蒿最宜清炒,要求旺火急就,除了少量油、鹽外,不放任何佐料,這樣才能把蘆蒿的本味最大限度的烹燒出來。蘆蒿的本味是什么樣的味呢?汪曾祺老先生是這樣形容的——“感覺就像是春日坐在小河邊聞到春水初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