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名妓蘇小小是南朝人。最早是隋末出現(xiàn)了一首《蘇小小歌》: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jié)同心,西陵松柏下。這首詩還有個小敘:蘇小小。錢塘名倡也。蓋南齊時人。西陵在錢塘江之西。歌云西陵松柏下。是也。
正是這首詩以及小敘,讓蘇小小名傳千古。唐人詩中無數(shù)次寫到她。唐人還在很多詩中提到嘉興的蘇小小墓,但后世在杭州又出現(xiàn)了一座更有名的蘇小小墓。兩座墓開始掐架,爭真?zhèn)?,于是明朝一個叫郎瑛的杭州人考證說,其實是有兩個蘇小小,一個是南齊人,一個是南宋人,都是錢塘名妓。在明清人的一些書中,南宋的這個有的人叫蘇小小,有的人則說叫蘇小娟,也有的人說既叫蘇小娟又叫蘇小小。但南宋蘇小小究竟有無其人,是有疑問的。明人喜歡胡編惡搞,尤其在一些筆記小說里,不知郎瑛的考證到底有多少根據(jù)。甚至,就是南齊的蘇小小有無其人都難說。據(jù)說文革及后來的改開,把嘉興和杭州的兩個小小墓都挖了,結(jié)果都是空的,什么也沒挖出來。
比較神奇的是,唐人李涉有一首《贈蘇小》詩:
地人仙人家洛浦,聞道新年年十五。巧轉(zhuǎn)明眸雙劍連,開妝一面千花吐。流蘇帳,云母屏,碧羅作卷花亭亭。昆崙阿母暗鉤引,東海麻姑投姓名。梭能織詩箏解語,鴛鴦難稱煙波侶。偶逢曼倩巧言詞,不覺投花忽相許。自言夫婿心不骨,黃金買笑輕侯王。掌中看舞腰欲斷,暗里聽歌愁滿堂。莫學(xué)為云去無跡,巫山高高接天碧。
顯然,李涉贈的是個當(dāng)時的活人,也就是唐朝人。從詩的內(nèi)容看,這個唐朝蘇小也是個歌妓舞女之類的人物。只是這個蘇小“家洛浦”,貌似是洛陽一帶人,不是錢塘人。但在古詩里,因為宓妃、湘妃的典故,洛浦、湘浦等往往代指出美女的地方,未必是實指。而且說到名字,古詩也多有重復(fù)用的,比如莫愁,盧家有,王家也有,洛陽有,金陵也有,甚至金庸小說中也有一個。那么問題來了,蘇小小到底有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