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春風吹院落,正宜春食上春盤。
明天就是驚蟄了,上海人的餐桌上一場大秀的帷幕就此拉開,各種野菜經(jīng)過一冬的精心準備,井然有序地輪番亮相。
而無論對野菜多么不屑的人,也很難忍住誘惑,反復栽進鮮嫩水靈的誘惑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咀嚼吞咽的一整套動作。
那么問題來了:整個上海,哪家館子的野菜真正好味又靠譜?
好吧,又到了團長登場的時候了!
推薦店|弄堂小吃
薺菜在上海太常見了。連這樣的街頭小店都常年供應薺菜餛飩,幾乎讓人忘了它曾經(jīng)也是不可多得的時令鮮蔬。
薺菜也叫“報春菜”,春寒料峭之時,別的野菜還不見蹤影,它就已經(jīng)在田間地頭播撒出成片綠意了。
薺菜肉餛飩,是上海人春天對自己的犒勞,薺菜焯水后,細細切了,和鮮肉拌成餡,面皮一包,郁郁蔥蔥的野意就被收攏成溫潤鮮美的一握,這便是上海人常吃的薺菜餛飩。
除了餛飩之外
上海人還有本事把各種東西變成薺菜餡
豫園寧波湯團店新推薺菜肉湯團
南翔饅頭店則有薺菜肉小籠
光明邨的薺菜麻球、薺菜松茸羹、薺菜黃魚更為豐富
但不管是怎樣常見的外皮
裹了清香的薺菜餡
都能變得優(yōu)雅起來
推薦店 |藍帝老上海本幫菜
本來,草頭只是一種不起眼的野草,常被用來喂豬喂牛。最經(jīng)典的吃法是加些油鹽,以大火翻炒,然后噴上一點白酒,江南人叫作酒香草頭。
想比較起來,團長更愛草頭圈子,圈子和草頭,像極了一對靈魂伴侶。單吃圈子,容易發(fā)膩,單吃草頭,又不夠爽快,但是兩者搭配在一起卻格外美味。
坐落在長沙路上的藍帝。又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小路上,大名氣”的本幫小餐館。草頭圈子最是出名。
圈子外面做過走油處理,里面很酥軟,紅燒口味,幾乎和吃一塊蹄髈一樣,還帶有一絲絲的肉質感,圈子酥爛軟熟,肥而不膩,搭配草頭的清香,味道格外誘人。
推薦店 |農家菜老大
香椿大概是春季限定中氣味最霸道的一種。很難想象一葉嫩芽里,竟又可以凝聚這樣多奇異的芬芳。
即使被切成芽末,但新鮮香椿芽才有的葉厚芽嫩,還有那獨特的氣味濃郁,嚼在嘴里真的能回味許久。
在九亭的農家菜里,有著更加接地氣的處理方法——香椿頭炒鴨蛋,椿芽和蛋液拌勻,滑入油鍋,嘩啦一聲就漲成蓬松燦黃的一大朵。
香椿的氣味被熱油激得淋漓盡致,再配一碗白飯,這春意盎然的一餐,拿什么山珍海味都不愿意換。
推薦店 |舅家
野性更足的是馬蘭頭,在沸水里一焯后切細,那種清香令人眩暈,拌了香干末后再用麻油一澆,是非常樸素而耐人尋味的香蔬。
現(xiàn)在上海的酒家?guī)缀醵紓溆羞@道菜,裝在小碗里壓實,再蛻在白瓷盆子里,一咬下去,脆嫩的莖葉碎裂出滿口清香,迷得食客神魂顛倒,不知不覺就吃掉了大半盤。
馬蘭頭與豆類似乎天作之合,一個豆腐卷三兩口下了肚,口里依然留有馬蘭頭的鮮香,這春天彌漫的水氣卻難以忘卻,還有這它樸實無華的名字:馬蘭頭。于是此時盡興之后,再等就是明年的春風將至了。
推薦店 |老正興
枸杞頭是枸杞在春天生發(fā)出的嫩芽,長得與馬蘭頭有七分相似。水靈靈地掐下來,或炒或拌,吃起來在清香中微雜苦味。
生煸枸杞和枸杞炒肉絲是以前上海老正興的時令名菜,鮮嫩中怯生生泛著青澀,是富貴豪奢里一點春意蔥蘢的小清新。
小時候欣賞不來那種微苦的口味,卻因為枸杞頭可以明目,總是被母親逼著吃下一碟。如今漸漸愛上了這種味道,可像兒時那樣鮮靈水潤的枸杞頭,畢竟是難得一見了。
推薦店 |蘭心
有時候季節(jié)告訴你的事,比調味品重要。被譽為“蔬菜第一品”的筍,在這個季節(jié)最佳舞臺就是——腌篤鮮。
腌篤鮮可以用咸肉,可以用火腿,可以加萵筍,也可以加百葉結。一千戶上海人家,就有一千個腌篤鮮的獨門秘方。但是,只要用好食材,花時間耐心燉出來,味道一定不差。真的,我讀的書多,不會騙你。
如同蘭心餐廳,這個僅有四張小桌不接受預定的店,已經(jīng)在進賢路上默默開了二十多年了。
腌篤鮮是他家的經(jīng)典湯品之一,菜還沒上桌遠遠的就覺鮮香撲鼻而來,急急的嘗一口,純而不膩的口感。
咸肉與鮮肉的經(jīng)典搭配,加上春筍吊出的鮮味,再以百葉結吸掉多余的油脂,使湯色清亮,具有本幫特色。
慫在羽絨服里,吸了一冬的霾
你還在等什么?
在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里
將最妙的那一抹鮮味
送到舌尖吧。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內容系上海吃貨團整理,轉載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