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江南人迷戀的一種鮮味悄然上桌,吟唱著初夏的來臨。沒錯,它就是茭白,春八仙之一。(其他七仙:春筍、萵苣、蘆蒿、香椿、馬齒莧、薺菜、豌豆苗)
古人把茭白稱為“菰”,菰在古代是類似水稻的一種糧食,后來人們發(fā)現菰感染了黑粉菌病,這種病菌能分泌出一種異生長素,刺激莖部變得膨大。這也就是我們如今吃的茭白。它剝去了外皮,從白胖的根部漸變到清爽的嫩綠,十分水靈。
茭白一年豐收兩次,春茭白在五、六月上市,秋茭白則是八、九月。作為江南特有的水生蔬菜,它和莼菜、鱸魚一起被稱為“江南三大名菜”,也是江南水八仙、廣州泮塘五秀之一。
它的營養(yǎng)價值極高,纖維素豐富,能增進胃腸蠕動,還清熱降火,有著“水中人參”的美譽。我們平時挑選茭白,有三點需要注意:一是外形光滑;二是身形筆直;三是硬度適中。
上海青浦的練塘茭白享譽江浙滬,嫩莖肥大、白凈整潔、多肉柔嫩,自帶鮮甜之味,當之無愧地被稱作“美人腿”。
茭白可塑性極強,葷素皆宜,相當百搭,無論是甘甜脆嫩的清蒸、飽滿可口的油燜,都很有滋味。這8道絕妙的茭白食譜,送你舌尖上的脆爽鮮甜。
01 | 油燜茭白
點擊上方視頻查看茭白三吃的具體做法
茭白最經典的做法就是油燜,茭白喜好油,油燜能有效鎖住它本身的水分,更易入味,將鮮味放到最大,是不能錯過的下飯菜。
茭白去皮洗凈,切滾刀塊,熱油下茭白,翻炒至變焦黃色,加生抽炒勻。再加水,中火燜煮1分鐘,出鍋前加少許糖、芝麻油和少許水淀粉。
潔白小巧的茭白裹挾著濃油赤醬,色澤紅亮,一口咬下,唇齒間溢滿鮮甜。
02 | 清蒸茭白
如果喜歡茭白天生自帶的清甜,建議清蒸。把它洗凈后切成條狀,一根大約能切成4-6條,上鍋隔水蒸10分鐘,臺臺習慣隨煮飯的時候一起蒸。蒸熟后茭白會出水,記得不要把它倒掉,保留原汁最好。
也可以直接帶殼蒸10分鐘,配上一碟鮮醬油,邊剝殼,邊咬著吃,口感柔軟,甜味被最大程度保留。
03 | 茭白炒肉絲
點擊上方視頻查看茭白炒肉絲的具體做法
茭白炒肉絲是江南人從小到大吃到的美味,最簡單不過的葷素搭配,清清爽爽,滋味鮮嫩。
尤其到了炎夏,上海人還會加上綠豆芽、青椒絲,把它變成和冷面最相襯的三絲澆頭。
雖然做法簡單,但想做得清爽漂亮還入味,還得留意一些小細節(jié),茭白剝去外殼后,一定要先削皮再切絲,口感才會脆嫩,也更容易燒入味。
04 | 響油鱔絲
點擊上方視頻查看響油鱔絲的具體做法
傳統(tǒng)名菜響油鱔絲,濃油赤醬,在春夏加入時令茭白,既可以平衡鱔魚的腥膻,又能平添一份水生蔬菜獨有的鮮甜。
白白嫩嫩的茭白肉,切成細絲。將處理好的新鮮鱔絲,洗凈后切成5、6厘米長的小段備用。
熱鍋冷油,姜片、蔥段爆香后撈出。鱔絲瀝干水分,下鍋劃散,隨后放入茭白絲,翻炒均勻。加一點高湯燒一小會兒,放少量的水淀粉勾個薄芡。
最后加上白胡椒粉和其他調味,勾個薄芡,擺上蔥花蒜泥等調料,中間留個小空,澆一勺熱油,瞬間就會發(fā)出“刺啦”的響聲,伴隨著四溢的香氣,口感濃而不膩,米道老靈額!
05 | 蝦醬炒茭白
想讓茭白鮮上加鮮的方法,就是加上蝦醬同炒,蝦醬的咸香激發(fā)出茭白絲的鮮美 ,鮮到掉眉。
做法也很簡單快手,茭白洗凈去皮切絲,熱鍋燒油后放入茭白絲稍加翻炒,再加入蝦醬炒香,出鍋前加少許鹽和生抽即可。
06 | 上海炒醬
每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肯定對炒醬有著深厚的情感,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一份美味的炒醬既能下飯還能蓋在面上做澆頭。
肉丁、豆腐干丁、毛豆、香菇丁、筍丁、茭白丁先用熱油煸炒出香味,再將炒至發(fā)亮的甜面醬下入,加入清水,最后燒煮收汁即可,咸鮮中透著一絲甜味。
07 | 蝦籽炒茭白
到了六月上旬,河蝦開始抱籽,和茭白同炒,成就了一道鎮(zhèn)江名菜——蝦籽炒茭白。茭白先下鍋油煎,讓其表面無水分,再加上調味和蝦籽翻炒,最后放少許糖提鮮。
蝦籽裹纏在茭白上,汁濃色亮,第一口是蝦籽的鮮味,再是茭白的鮮甜,良久回甘。
08 | 素六絲
素六絲是平時常見的家常涼菜,這里的六絲是指茭白絲、榨菜絲、黑木耳絲、青椒絲、胡蘿卜絲、豆腐干絲。熱鍋冷油,將它們依次倒入鍋里煸炒,加鹽和糖調味即可,一口就調動起你不濟的胃口。
蟲草花茭白拌北極貝
有一點需要注意,茭白雖然含有草酸,但是在炒制過程中草酸會被大大削弱。如果你介意的話,可以焯水瀝干后再進行烹調。
應季而食,才能體會到別樣滋味。你們的城市都會吃茭白嗎,都有哪些美味吃法呢,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
文|Judy
部分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