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0日 13:52:43
來源:茶葉蛋仰望天空
有一個傳言,說是記載了鄭和三十年間七次下西洋的航海經(jīng)驗和見聞記錄的《鄭和出使水程》,被明朝內(nèi)部的官員一把火焚毀了。下西洋這樣耗費巨大的工程其文獻資料極為珍貴,可以說是用金山堆起來的檔案,究竟是誰犯了這么大的渾?有記載說這個渾人就是成化年間的兵部郎中劉大夏,因為在成化年間,有太監(jiān)慫恿憲宗皇帝效法明成祖派人下西洋。還讓兵部呈上鄭和出使的海圖和航海記錄,劉大夏認為三寶太監(jiān)下西洋耗費錢糧數(shù)萬,動用上萬軍民,在海外耍威風是很開心,但是對國家沒有任何好處。于是就把鄭和下西洋的資料全部藏了起來,最后追要的急了,干脆就一把火燒了。
這種記載是出現(xiàn)在明代文人筆記性質(zhì)的檔案上,而且記載的情況還不一致。有的說是焚毀,有的說僅僅是藏起來了??墒且溃鞔臋n案管理制度是相當嚴格的,不要說故意破壞檔案,就算是不小心遺失也要受到很嚴酷的懲罰。兵部又不是只有劉大夏一個人,無論是藏匿還是焚毀,在他作案的時候,就沒有一個人阻止嗎?而且劉大夏還不是一般人,在《明史》當中記載這個人是明朝中期的重臣,先后輔佐四位皇帝,可算是四朝老臣了,要真是他故意藏匿或是焚毀檔案,這樣的大事肯定會記載在官方檔案中,但是《明史》中卻沒有只言片語的記載。
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會不會鄭和下西洋根本就沒有什么航海資料,因為除了部分野史之外,沒有任何官方資料表明,鄭和下西洋存在航海記錄。這一點當然也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因為現(xiàn)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的明朝資料,幾乎全是天啟、崇禎年檢的,明朝中期的檔案資料幾乎全部蕩然無存,這其中會不會就有鄭和下西洋的資料呢?因為明年天下大亂,李自成和多爾袞先后入主北京城,京城里的史料檔案受到嚴重的破壞。后來的清朝統(tǒng)治者,因為自身的需要,也對現(xiàn)存的資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和偽造,鄭和檔案或許就是在這個時候被銷毀也說不定。
我個人更傾向相信是在明成祖朱棣死后沒多久,鄭和的檔案就被官方有組織有預謀的銷毀了。因為鄭和下西洋本質(zhì)上來講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首先明成祖朱棣的目的就是要在海外尋找朱允炆的下落,更何況主持者還是個太監(jiān)。鄭和本人你可以說他是出使海外耀我國威,也可以換個角度,他其實就是利用明朝政府的財政,幫助他自己完成尋找麥加的夢想。耗費億萬國庫,大量人力物力,就是為了解決皇帝的一塊心病和一個太監(jiān)的夢想,你不覺得實在是很滑稽嗎?所以后世的官方覺得這事實在太丟人,于是就把他抹除了,正如《永樂大典》一樣,修完沒多久,也不知所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