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前后,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吃青團的習(xí)俗。這種由艾草和糯米粉制作而成的小團子,可咸可甜,軟糯可口,就連我這個北方人也愛了。所以每年這個時候,我都要親自做幾次。
今年因為特殊原因,沒有采購到艾草,所以就用菠菜來代替了,做法是一樣的。這次做了兩種餡料,咸蛋黃和豆沙的。這個配方做出來的青團,口感軟糯不黏牙,顏色翠綠不塌餡,個個好吃。
青團(清明果)
【外皮食材】糯米粉400克、小麥淀粉100克、白糖30克、食用油30克、菠菜葉150克
【內(nèi)餡食材】蛋黃150克、肉松40克、沙拉醬20克,豆沙餡270克
【具體做法】
1,咸蛋黃放在盤里,開水上鍋大火蒸10分鐘左右,將其蒸熟取出。
2,用勺子將蒸熟的咸蛋黃壓成顆粒狀,如果喜歡細膩的口感,可以將蛋黃放在漏篩中按壓過篩。
3,加入40克肉松和20克沙拉醬,將其拌勻。
4,將蛋黃搓成30克左右一個的餡料球,另外我用做了9個豆沙餡。餡料準備好,放在一邊備用。
5,菠菜葉150克,洗凈后開水焯燙30秒撈出。
6,將燙過的菠菜攥干水分,切碎后放入料理機中,加入100毫升清水,再加入1克左右的小蘇打減輕菠菜變色,將其打成菠菜汁。
7,大碗中加入400克糯米粉、100克小麥淀粉、30克白糖,然后加入150毫升開水將糯米粉攪拌均勻。這里加開水燙糯米粉,可以使揉好的面團更有延展性,包的時候完全不會破皮。
8,然后倒入打好的菠菜汁,再加入30毫升玉米油,充分拌勻。這里加食用油和面,成品涼了也不硬。
9,揉成一個軟硬適中的光滑面團。
10,揪下一塊面團,約50克,搓圓后將其捏成小碗狀,再包入餡料。
11,將餡料包裹嚴實,再將其搓圓,這樣一個青團就包好了。(在這里包青團的時候需要注意,餡料和外皮一定要緊貼在一起,兩者之間不要有空隙。成品青團才能不塌餡、不破皮,更有型。)
12,將所有的餡料包好,開水上鍋,大火蒸12分鐘左右即可打開鍋蓋。
13,青團蒸好,趁熱在表面刷一層熟油防止表皮干裂。
稍稍冷涼就可以吃了。蛋黃肉松餡的,軟糯咸香、咸甜交錯,真的太好吃了。豆沙餡的柔軟香甜,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飯飯小貼士
1,傳統(tǒng)的青團是用新鮮艾草來和面的,我這里因為不好買,所以就用了菠菜代替。如果你有艾草,將菠菜替換就好了。
2,加入小麥淀粉可以使蒸出來的青團不是那么粘,同時透明度更好,也會更有型,蒸的時候不容易塌陷。沒有小麥淀粉,也可以換成其它淀粉。
3,為了菠菜顏色不變黑,榨汁的時候可以加一點點小蘇打。另外蒸青團的時間也不要太長了,10~12分鐘就好。
4,一次吃不完的青團用保鮮膜裹嚴實,放在冰箱里冷藏,吃的時候放在蒸鍋里熱一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