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論語》外編看孔子

        為響應(yīng)泓姐姐學(xué)習(xí)《論語》的提議,本人擬以講故事的方式陸續(xù)分專題分析《論語》外編的有關(guān)資料,目的是讓我們更加全面地認(rèn)識夫子,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由于本人學(xué)識所限,錯誤也在所難免,視角也會有局限,因此懇請大家多多參與,最好以【主題】【原文】【大意】【某某按】的格式跟帖,本人就拋磚引玉了。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凡一笑貼出故事的翻譯是本人即時譯出的,不一定查閱工具書,如有不準(zhǔn)確之處,請諸位指正為盼!一笑按語,亦有不妥之言,一并請諸君正之!多謝諸位!
一笑謹(jǐn)啟

                                        一笑謹(jǐn)啟


1.【弘揚理性,不事虛夸】

1.1 夔只有一條腿嗎?
 【原文】《呂氏春秋?愼行論?察傳》魯哀公問于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于天下,乃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而進(jìn)之,舜以為樂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fēng),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jié)也,故唯圣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还试毁缫蛔悖且蛔阋??!?br>
【大意】魯哀公問孔子:“古代的樂正夔只有一條腿,是這樣的嗎?”孔子說:“那時候,舜帝想以音樂教化天下百姓,于是派重黎選拔這方面的人才,重黎從民間把夔舉薦給舜帝,舜任命他做樂正的官員。后來在夔的努力下,正六律,和五聲,民風(fēng)化淳,天下和平。這時候重黎再想找一個這樣的人才,舜帝說:‘樂是天地之精華,是得失之關(guān)鍵,所以只有圣明的人才能做到。和諧是樂的根本,夔能做到,這樣的人,有一個就夠了?!怨湃苏f‘夔一足’并不是夔只有一條腿的意思?!?br>
【一笑按】此故事見載于《呂氏春秋》、《國語》、《韓非子》等典籍中。這個故事表明了孔子的客觀理性的態(tài)度。在民間流傳著很多關(guān)于英雄和圣人的故事,人們往往給圣人描述成各種怪異的形象,比如傳說孔子腦袋象山丘,倉頡有重瞳等等,對古代音樂家夔的說法在2000年以前就出現(xiàn)了這種誤讀。孔子能夠理性的分析,破除誤解,正是孔子的過人之處。

1.2 黃帝有四張臉嗎?

【原文】《御覽》七十九引《尸子》 子貢曰:「古者黃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黃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計而耕,不約而成。此之謂四面。」
【大意】子貢問:“古代的黃帝有四張臉,是這樣的嗎?”孔子說:“黃帝選了四位稱心的大臣,讓他們治理四方,無為而治天下,所以說‘四面’?!?br>【一笑按】孔子的解說不尚怪誕,從容中道,實為后世可為法者。

bibliomaniac 2007-04-03 11:55
玉來了![s:2]

《太平御覽·卷九百二》引《韓詩外傳》曰:魯哀公使人穿井,三月不得泉,得一玉羊焉。公以為祥,使祝鼓舞之,欲上于天,羊不能上??鬃右姽?,曰:“水之精為玉,土之精為羊,愿無怪之,此羊肝土也。”公使殺之,視肝即土矣。

http://lianzai.culture.china.com/books/html/2037/index.html

bibliomaniac 2007-04-03 11:58
其實還是在讀書參考討論好一點,沒必要在這里另辟園地罷。

yq228 2007-04-03 14:19
2 【博學(xué)多能,見多識廣】

2.1 玉羊土肝,不能上于天(bibliomaniac輯)

【原文】《太平御覽·卷九百二》引《韓詩外傳》曰:魯哀公使人穿井,三月不得泉,得一玉羊焉。公以為祥,使祝鼓舞之,欲上于天,羊不能上。孔子見公,曰:“水之精為玉,土之精為羊,愿無怪之,此羊肝土也?!惫箽⒅?,視肝即土矣。
【大意】魯哀公派人挖井,挖了三個月,沒有挖出水來,卻挖到了一只玉羊。哀公認(rèn)為這是祥瑞,就讓巫祝敲鑼打鼓舉行儀式,準(zhǔn)備拿羊來祭天,可是羊卻不能上??鬃右姷桨Чf,“水之精為玉,土之精為羊,希望您不要怪罪這只羊,它的肝是土長的?!卑Ч扇藲⒌粞?,取出肝一看,果然是土。
【一笑按】此文在今本《韓詩外傳》中已經(jīng)找不到了。而這個故事又近乎荒誕,不過它著力要突出的是孔子的博學(xué),夫子的無所不知的形象也許恰恰是來自這些怪誕的民間故事?!墩撜Z》就曾記載孔子多次說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有“丘不知也”這一類的話。他認(rèn)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些都表明孔子的實事求是。當(dāng)然盡管這樣的故事也許本身就是一個杜撰,不過它所表現(xiàn)的孔子的博學(xué)多識則是真的??鬃釉?0歲以前就有博學(xué)的名聲,所謂“魯之聞人”。

2.2 骨節(jié)專車,圣人識之
【原文】《說苑?辨物》 吳伐越,隳會稽,得骨專車。使使問孔子曰:「骨何者最大?」孔子曰:「禹致羣臣會稽山,防風(fēng)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jié)專車,此爲(wèi)大矣。」使者曰:「誰爲(wèi)神?」孔子曰:「山川之靈足以紀(jì)綱天下者,其守爲(wèi)神,社稷爲(wèi)公侯,山川之祀爲(wèi)諸侯,皆屬於王者。」曰:「防風(fēng)氏何守?」孔子曰:「汪芒氏之君守封、嵎之山者也 。其神爲(wèi)釐姓,在虞、夏爲(wèi)防風(fēng)氏,商爲(wèi)汪芒氏,於周爲(wèi)長狄氏,今謂大人 ?!故拐咴唬骸溉碎L幾何?」孔子曰:「僬僥氏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數(shù)之極也?!故拐咴唬骸干圃?!聖人也?!?br>【大意】吳國和越國打仗,攻下了會稽,得到了一節(jié)裝滿一車的骨頭。于是就派人問孔子:“什么樣的骨頭最大?”孔子說:“當(dāng)年大禹在會稽山會見群臣,防風(fēng)氏遲到了,結(jié)果大禹把他殺了,他的骨頭裝了一車,就數(shù)他的骨頭最大?!笔拐哒f:“那誰是神呢?”孔子說:“山川的神靈足以為天下的綱紀(jì),它的守衛(wèi)者就是神,如社稷是公侯的神,山川是諸侯的神,但他們都屬天子管轄。”使者說,“那么,防風(fēng)氏守哪兒呢?”孔子回答說:“汪芒氏之君守的是封、嵎之山,這兩山的神姓釐,在虞夏時候稱作防風(fēng)氏,商時稱作汪芒氏,周時稱作長狄氏,現(xiàn)在叫大人?!笔拐哒f:“這個部族的人有多高?”孔子說:“最矮的是僬僥氏,身高只有三尺;最高不超過十尺?!笔拐哒f,“講得很好,真是圣人吶!”
【一笑按】孔子懂得的東西真多呀?當(dāng)我們拿它來作故事講的時候,我們有的只是感佩;但是,當(dāng)我們自己去學(xué)習(xí)歷史風(fēng)物的時候,很多人卻只有枯燥、無聊的感覺,覺得離賺錢太遠(yuǎn)了。其實一個人的整體能力與形象離不開歷史底蘊,恰恰是那些看起來不起眼、不能直接帶來好處的知識,共同參與了一個人格與品質(zhì)的塑造?!墩撜Z》記載: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人問,魯國的孔子為什么那么多能呀?子貢說這是天縱英才,孔子自己說,那是因為自己從小努力,雖然貧賤,但從不放棄的結(jié)果,知識,不論學(xué)到什么程度,都不算多。也許這正是夫子博學(xué)的根本原因吧。

yq228 2007-04-04 09:36
3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3.1 向捕鳥人學(xué)習(xí)

【原文】 《說苑?敬愼》 孔子見羅者,其所得者皆黃口也??鬃釉唬骸更S口盡得,大爵獨不得,何也?」羅者對曰:「黃口從大爵者不得,大爵從黃口者可得?!箍鬃宇欀^弟子曰:「君子愼所從,不得其人則有羅網(wǎng)之患。」

【大意】孔子帶著學(xué)生出游的時候,看見一個捕鳥的人,這個人捕的都是小鳥(黃口,小鳥的嘴是黃色的,還沒長大),孔子就問捕鳥的人說:“為什么捕到的都是小鳥呢?”捕鳥人回答說:“小鳥要是跟著大雀跑,我就捕不到大雀,如果大雀跟著小鳥跑,我就能捕到大雀?!笨鬃踊剡^頭跟學(xué)生們說:“君子對待跟隨誰走的問題上是十分謹(jǐn)慎的,如果跟錯了人,就會有被網(wǎng)羅的危險?!?br>
【一笑按】《論語學(xué)而》篇說,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段話恰好給孔子的一生做了最佳的注腳,孔子死后,謚號里就有“文”字??鬃訋W(xué)生出游,不論是遇到了達(dá)官貴人,還是鄉(xiāng)間百姓,不論是文化人,還是貧民,都恭敬有禮,機敏而智慧,舉一而反三。他的謙虛而又謹(jǐn)慎,開放而又嚴(yán)謹(jǐn)?shù)膽B(tài)度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故事中的“君子慎所從”的命題,可謂是平實而深刻。生活中有大智慧,眾皆知之,而發(fā)現(xiàn)此大智慧之人,發(fā)現(xiàn)此大智慧之事,眾人則未必知曉。

3.2 向捕蟬的丈人學(xué)習(xí)

【原文】《莊子?外篇?達(dá)生》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zhí)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cè),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爲(wèi)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大意】孔子帶著學(xué)生到了楚國,經(jīng)過一片樹林,看見一個駝背的人抓知了,就好像拾取東西一樣輕而易舉??鬃泳蜕锨罢埥蹋骸罢垎柲苓@么輕而易舉地抓到知了,是因為手巧呢,還是因為有門道呢?”這個人回答說:“我抓知了是有門道的。我通常拿竹竿頂珠子,經(jīng)過五六個月的訓(xùn)練,如果能頂兩個珠子不掉下來,那么失手的幾率會比較小了;如果能頂三個珠子,那么失手的幾率會更??;如果能頂五個,那么就能像我現(xiàn)在這樣了。我的身體保持不動,就像像木樁一樣;我的手臂保持不動,就像枯枝一樣,天下萬物,我就關(guān)注知了的翅膀,心無二念,怎么會捕不到呢?”孔子聽了,回過頭來跟學(xué)生們說:“用心專一,聚精會神,這位駝背人正是這樣的人吶!”

【一笑按】《莊子》之文以怪誕著稱,汪洋恣肆,不著邊際,一般都不會對《莊子》里的故事信以為真。但是,《莊子》之文以思想深邃見長又是人所共知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故事已經(jīng)超出了辨別事實真?zhèn)蔚膶哟?,因為它符合孔子一貫的不恥下問、勤學(xué)好思的品格,同時也揭示了專注凝神而后才有收獲的道理。學(xué)習(xí)不正是如此嗎?孔子反復(fù)提到的“行篤敬”的“篤”就包含有“一心一意”“厚實、忠信”等意思,孔子曾說自己“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許這正是夫子的過人之處!非常人所能及也!

停云 2007-04-04 10:50
受教中,[s:20]
懇請一笑兄繼續(xù)。  [s:53]

八阿哥 2007-04-04 16:55
關(guān)注..........

雷音山人 2007-04-04 17:30
韓詩外傳里孔子的故事似乎有些,記不清了。。。。。

yq228 2007-04-04 17:48
4.1 機敏應(yīng)對,諷諫君上

【原文】《說苑?敬愼》 魯哀公問孔子曰:「予聞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諸乎?」孔子對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拱Ч唬骸缚傻寐勁c?」對曰:「昔夏桀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不修禹之道,毀壞辟法,裂絕世祀,荒淫于樂,沈酗于酒 ,其臣有左師觸龍者諂諛不止。湯誅桀,左師觸龍者身死,四支不同壇而居,此忘其身者也?!拱Ч溉蛔兩唬骸干啤!?br>
【大意】 魯哀公問孔子:“我聽說有的記性很不好,搬家的時候,把老婆忘了,有這回事嗎?”孔子回答說:“這還不是記性最不好的。記性最不好的人,嚴(yán)重到把自己都忘了?!卑Ч荏@訝,說,“你講講看。”孔子回答說:“過去,夏桀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可是他不修大禹治國之道,擅自隨意改變法律,在他手上結(jié)束了夏王朝的統(tǒng)治,他沉迷于音樂、美酒和愛說好話的大臣。結(jié)果湯王把他殺了,諛臣左師觸龍也死了,就連尸體四肢也沒能埋到一塊,這就是忘記自己的人呀。”哀公神色大變,連聲說,“講得好!”

【一笑按】也許魯哀公只是想了解一個笑料的真實性,沒想到孔夫子的回答給他上了一課,生動而貼切。身為當(dāng)政者,勤政愛民,即是關(guān)愛自己,如果不勤政愛民,社會就會激化矛盾,最后眾叛親離,自己也身敗名裂??鬃拥幕卮?,溫和中透著深沉的政治關(guān)切,批評中透著仁者的友善,言語之間充滿智慧,讓人笑后沉思,思后醒悟。

hong 2007-04-05 11:25
228兄何許高人,不需要偶費口舌了吧?
偶僅僅說一點:此人曾主持文淵閣四庫全書之制作,似乎是制作組長。。。。
偶要是記得不清楚,請大家指正。。。

yq228 2007-04-05 12:04
泓姐姐過獎了!我澄清一下,我既不是什么高人,也不是什么組長,只是因為幫忙做了幾個四庫的帖子而已,我只是一個受了國學(xué)數(shù)典的恩惠的人,對數(shù)典做的那么一點子事絲毫不值得夸耀。

另外,早在讀書中文鼎盛的時候,我就處處向泓姐姐等學(xué)高德厚之士學(xué)習(xí),到現(xiàn)在也是學(xué)無所成。現(xiàn)在借機會,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一笑謹(jǐn)上

yq228 2007-04-05 22:09
前面幾個專題都整理補充了一下,諸位多提意見呀!有什么新資料可以加入進(jìn)來的,請跟帖。

sunny_life 2007-04-06 09:01
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謝謝!

蘇魯支 2007-04-06 10:46
一笑大作,學(xué)習(xí)中……

hong 2007-04-06 16:47
蘇兄,你 你你還不開個自己熟悉二期有感想的帖子?當(dāng)然你的是專家帖哈:) [s:21]

yq228 2007-04-06 17:11
Quote:
引用第13樓蘇魯支于2007-04-06 10:46發(fā)表的  :
一笑大作,學(xué)習(xí)中……

老師:不要這么客氣,多多批評指教!

一笑敬上

yq228 2007-04-07 09:20
4.2 不答之答,深意存焉

【原文】《荀子?哀公》 魯哀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不對。三問,不對。哀公曰:「寡人問舜冠於子,何以不言也?」孔子曰 :「古之王者,有務(wù)而拘領(lǐng)者矣,其政好生而惡殺焉,是以鳳在列樹,麟在郊野,烏鵲之巢,可俯而窺也。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也。」

【大意】魯哀公向孔子咨詢舜帝官帽的事,孔沒有回答。哀公問了三遍,孔子都沒有吱聲。后來哀公問他:“我問你關(guān)于舜冠的事,你怎么不回答呀?”孔子回答說,“過去的王者,把官帽戴在頭上,治理國家就好生惡殺,所以鳳凰會出現(xiàn)在樹上,麒麟會出現(xiàn)在郊野,鳥雀的窩做在很矮的樹杈上,人們探頭去看,鳥也不會害怕。您不問過去怎么治理國家而問人家戴什么帽子,為政者不當(dāng)如此,所以我就沒有回答?!?br>
【一笑按】一國之君問夫子舜冠的事,夫子以為失問,于是就不回答。既表現(xiàn)了夫子的堅守立場的一面,也表現(xiàn)出夫子的溫和一面。國君手中有生殺大權(quán),沖突起來對誰都不好。日常生活中,有時候彼此意見相左,往往會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細(xì)想起來,夫子之溫和,大有道理。試想,彼此相處,非一朝一夕,撕破臉皮,彼此都不好過。不予回答,就避開了矛盾,等到心平氣靜之時,再提起此事,彼此也許都能接受呀。我看,這就是中國版的非暴力不抵抗辦法,現(xiàn)在人們把版權(quán)歸于甘地,但一般都不知到夫子其實也是獨立的版權(quán)人。
      事后,夫子給魯哀公的解釋既合理地解釋了不回答的原因,冰釋哀公心中的疑惑,也明了了夫子深沉的政治關(guān)懷。試想,如果孔子把這些話放到當(dāng)時講,說“您問錯話了,國君怎么能問帽子的事呢?應(yīng)該問政治呀!應(yīng)該關(guān)心民生呀!”道理雖然沒錯,但是效果卻大不一樣。以溫和靜默表示異議,這正是夫子的高明之處。故事中,夫子堅守自己的主見,不迎合領(lǐng)導(dǎo),但也不得罪領(lǐng)導(dǎo),有禮,有利,有節(jié),溫和時默然無語,回答時不失方正,可見,《論語》所稱夫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誠非虛言。

醉鄉(xiāng)常客 2007-04-07 13:12
這里說明一下——因為版主不能重復(fù)評分,所以我時而加錢、時而加威,主要考慮一個平衡問題。

yq228 2007-04-09 15:55
5.【處事有節(jié),行事有方】

5.1 夫子不軾,蓋有由焉

【原文】《說苑?立節(jié)》 楚伐陳,陳西門燔,因使其降民修之??鬃舆^之,不軾。子路曰:「禮,過三人則下車,過二人則軾。今陳修門者人數(shù)衆(zhòng)矣,夫子何爲(wèi)不軾?」孔子曰:「丘聞之,國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爭,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陳修門者,不行一于此,丘故不爲(wèi)軾也?!?br>
【大意】楚國攻打陳國,陳國都城西門被大火燒壞了,楚國于是抓陳國的降民來修城墻??鬃又苡瘟袊?,恰好路過這里,孔子沒有在車上行禮。子路說:“按照禮,遇到三個人就要下車打招呼,遇到兩個人就在車上行禮。現(xiàn)在遇到了陳國那么多人在修城墻,且不說按照禮節(jié)要下車,老師為什么連在車上行禮都沒有表示呢?”孔子回答說:“我聽說過,國家亡了他卻不知道,這是不聰明;知道國家亡了卻不知道奮力救國,這是不忠誠;知道奮力救國卻不肯為國犧牲,這是不知廉恥?,F(xiàn)在,這三樣中,陳國修城門的人連一樣都沒有做到,所以我沒有行禮?!?br>
【一笑按】該做的就做,不該做的就不能做,這個不能含糊。不含糊,就不虧名節(jié)。禮節(jié)永遠(yuǎn)只能用于那些值得尊敬的人,對于那些不值得尊敬的人,應(yīng)當(dāng)直率地面對,而不是迂腐地照搬禮節(jié)上的做法。《論語·憲問》記載,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么樣?”孔子回答說:“如果以德報怨,那么用什么來報德呢?應(yīng)當(dāng)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币缘聢蟮率窃瓌t性的,如果以德報怨,那么就會破壞這個原則,用什么報德?套用《論語》中的這個事例,此處,如果對這些不智、不忠、不廉的人都要行禮,那么,遇到了智者、忠者和廉者,該做什么禮節(jié)呢?禮儀的設(shè)計,在原初意義上是假設(shè)禮儀雙方都是同一道德層次上的,因此,在這里如果執(zhí)行了禮節(jié),就違背了禮儀的初衷。對那些不能守節(jié)的人,應(yīng)當(dāng)以“直”來面對他。
    不破壞處事的基本對應(yīng)關(guān)系,保持公平與正義,就是堅守原則,也就是所謂的“立節(jié)”。節(jié)義之立,尊崇隨之。孔子不論大事小事,都謹(jǐn)慎有加,可謂行事有節(jié),處事有方。正所謂:夫子不軾,蓋有由焉,后世瞻仰,非無因也。

三合人 2007-04-10 01:57
讀書園地太好了,這里的東西,我學(xué)習(xí)了

yq228 2007-04-12 11:30
5.2 無功不受祿,趣駕別景公

【原文】《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 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以爲(wèi)?zhàn)B,孔子辭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dāng)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駕而行 。

【大意】 孔子拜見齊景公,齊景公要拿廩丘一個邑的收入給孔子作俸祿,孔子不接受。孔子回來跟弟子們說:“我聽說過,君子作多少活就那多少工資,既不多要,也不少拿。現(xiàn)在我拜見齊景公,他不能推行我的主張,卻要賞賜我廩丘一個邑的收入,他也太不知道我孔某人的為人了。”于是,孔子讓弟子們趕緊駕著馬車離開了齊國。

【一笑按】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因為古代一個人的謚號是死了以后才給出的,齊景公活著的時候一定不叫齊景公,就像齊桓公活著的時候是不叫齊桓公一樣。所以,這也許只是一個傳聞,甚至也許純粹是子虛烏有之事。當(dāng)然,也不能單憑文辭來看事件的真實性,后人轉(zhuǎn)述前人真事也不是沒有可能。這個故事還記載在《說苑》等書中,《晏子春秋》里記載的是景公想把“爾稽”這個地方賞賜給孔子,晏子以為不可?!赌印酚涊d的是景公想封孔子于尼溪。這幾個地方,大概說的是同樣一件事。這里,可以引述其他幾個相關(guān)記載來分析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中,簡單講了一下孔子去見齊景公,景公聽了孔子的游說,很高興,就許諾要拿一個邑的收入給孔子作俸祿,卻沒有重用孔子的意思。于是孔子說,齊景公太不了解我孔丘的為人了,我堂堂一個君子,無功不受祿,沒有做事卻拿工錢就是不義,這樣的事,我是不會干的。于是馬上離開了齊國。
    在《晏子春秋》中,原文是這樣的:

    《晏子春秋?外篇下》 仲尼之齊,見景公,景公說之,欲封之以爾稽,以告晏子。晏子對曰:「不可。彼浩裾自順,不可以教下;好樂綏于民 ,不可使親治;立命而建事,不可使守職 ;厚葬破民貧國,久喪道哀費日 ,不可使子民;行之難者在內(nèi),而傳者無其外 ,故異于服,勉于行,不可以道衆(zhòng)而馴百姓。自大賢之滅,周室之卑也,威儀加多而民行滋薄,聲樂繁充而世德滋衰 。今孔丘盛聲樂以侈世,飾絃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禮,趨翔之節(jié)以觀衆(zhòng),博學(xué)不可以儀世 ,勞思不可以補民 ,兼壽不能殫其教,當(dāng)年不能究其禮,積財不能贍其樂,繁飾邪術(shù)以營世君,盛爲(wèi)聲樂以淫愚其民。其道也 ,不可以示世 ;其教也,不可以導(dǎo)民。今欲封之,以移齊國之俗,非所以道衆(zhòng)存民也?!构唬骸干??!轨妒呛衿涠Y而留其封 ,敬見不問其道。仲尼乃行。

    《晏子春秋》記載很詳細(xì),大意是說,齊景公本來真心想重用孔子,沒承想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晏嬰出來反對這個事,說孔子這個人傲慢又自以為是,不可以派他去教導(dǎo)百姓;喜歡禮樂又對百姓寬容,不可以派他去治理百姓;重視修身卻厭倦具體事務(wù),難以忠于職守;主張厚葬會勞民傷財;主張三年之喪又會浪費百姓大量時間,不可以讓他作父母官;德行的養(yǎng)成難就難在內(nèi)心的修養(yǎng),而儒者們只重視外表的修飾,他們穿著奇特的服裝,很在乎自己的形象,這樣是不能教化老百姓的。自從周王朝衰敗以來,禮儀越來越多,民風(fēng)卻越來越壞,流行音樂充滿社會,人們的德行卻日趨衰微?,F(xiàn)在孔子用聲樂歌舞聚徒教化,用繁瑣的禮儀來讓百姓效法。他們的博學(xué)不能做百姓的榜樣,讓所有人都博學(xué)多才是很不現(xiàn)實的,他們整天思考問題卻無補于事。人們一輩子甚至幾輩子也難以學(xué)完他們的禮教,到老了還學(xué)不明白;人們積蓄的錢財供應(yīng)不了禮樂的靡費。他們花言巧語來游說君主,大搞禮樂來愚惑百姓。他們的主張是不能做示范的,他們的學(xué)問是不能教導(dǎo)百姓的。國君如果想用孔子的那一套東西來教化齊國的百姓,那是行不通的。于是齊景公就厚厚地賞賜孔子一些錢財,沒有給封地。很快會見了孔子,卻不問他的學(xué)說??鬃右豢催@樣,就離開了齊國。

    《墨子》的記載和《晏子春秋》差不多,原文就不錄了。
    這些記載反映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夫子自身的品格,二是各家對夫子及其學(xué)說的評價。就第一點來說,夫子確實是一個潔身自好的人。潔身自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不容易?!墩撜Z·顏淵》里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蔽铱梢砸笞约鹤觯瑓s很難要求別人也這樣做,那么只能先潔身自好,再溫和地勸誡別人,別人不聽就算了?!墩f苑?立節(jié)》里記載著這樣一段故事:

    曾子衣敝衣以耕 。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乖硬皇堋7?,復(fù)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xiàn)之,奚爲(wèi)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豢v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鬃勇勚唬骸竻⒅?,足以全其節(jié)也?!?br>
    魯君聽說曾子穿著很破的衣裳在耕種,就派人找曾子,說送給曾子一個邑,以用做生活補貼。曾子不要,魯君又派人去,曾子還是不要。使者就說,“這又不是你求著他要的,是他自己要送給你的,你為什么不要呢? ”曾子回答說:“我聽說過,無緣無故接受了別人的東西,心里就會害怕;到處給人送東西,心里面就會傲慢。即使是你真是愿意送東西給我內(nèi)心不傲慢,我內(nèi)心能不害怕嗎?”最終還是沒有接受魯君所賜??鬃勇犝f了這件事,說,“曾參的話能讓一個人保持晚節(jié)?!?br>    常言道,“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睙o功受祿,就是不義,做了不義的事,就是沒有守節(jié)。《論語·述而》里,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狈从车氖强鬃拥囊回炂犯瘛?br>    至于另一面,時人評價孔子,意見也不一致。在這件事上,晏子所言也未必沒有道理。盛聲樂,隆禮教,確有其利,然而也確有繁文之弊 。晏子之論固可備一說,然學(xué)術(shù)之論,各有所見,亦各有所蔽?!盾髯印氛f,“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賢。申子蔽于埶而不知知?;葑颖斡谵o而不知實。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謂之道,盡利矣。由欲謂之道,盡嗛矣。由法謂之道,盡數(shù)矣。由埶謂之道,盡便矣。由辭謂之道,盡論矣。由天謂之道,盡因矣。此數(shù)具者,皆道之一隅也?!保ā盾髯?解蔽》)荀卿子所論,可謂至言。

    何種原因使孔子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fù),在這里并不重要,孔子面對厚賞而不用的情況,如何處之?這才是這個故事的焦點所在??鬃有惺?,以義為準(zhǔn)則,見利則思義。孟子曾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上》)孟子不愧是承夫子衣缽者。

    也許這不是一段真實的歷史,但是這是一段經(jīng)典的敘事。這段敘事精彩地展現(xiàn)了夫子不以利害義的守道精神。世人皆知夫子以“仁”行,以為仁者為柔弱屈膝之類,不知夫子有“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之言也。君主所賜,非大勇不能拒之。夫子之勇,守道之勇也。《論語.泰伯》載: 子曰:“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庇诖耍苫ハ喟l(fā)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論衡》知實篇 東漢 王充
《論語·子罕》[1],原文: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照顧好你身邊的人,便是踐行夫子的仁了
#每日學(xué)論語#15.3【2017-7-30】
論語11.2
禮記·檀弓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