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王》中的君主禪讓是中國古代的民主思想。這是解放人的重要側(cè)面。人要解放,必須不為物累。不但銅銹是物累、名聲是物累,有國也是物累。“輕物重生”是中國人的思想,而不僅僅是莊子的思想。
做王并不一定快樂,并不是所有君主都是權欲狂,也并非所有君主都是“如其你來做,不如我來做”的。做領導并不一定快樂,是許多老總都有的體會。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他們是騎虎難下,不快樂也得做。沒有接班人,是最大的痛苦。人有許多認識誤區(qū),事業(yè)接班人,一定要有血緣關系,就是一個誤區(qū)。西方的經(jīng)理制,是我們可以學習的。這不但可以用于企業(yè),也可以用于國家。企業(yè)和國家的所有權不變,但可以請經(jīng)過培訓的專門人才來管理企業(yè),管理國家。目標由所有者確定。管理者負責實現(xiàn)目標。大家各得其所。管理者不稱職,則可以隨時撤換。是一個很好的制度。這也是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辦法。
做君王是需要專門訓練的,出主意、用干部,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讓王》中有十六七個小故事。
人各有志,不一定都愿意做君主。人各有所長,圣人也不一定都能做君主。方釘子放在圓孔里,是很痛苦的。不愿意做君主的,也各有各的理由。
2801 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不受。又讓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為天子,猶之可也。雖然,我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碧煜轮林匾?,不以害其生,又況他物乎!唯無以天下為者,可以托(支托)天下也。
舜讓天下于子州之伯,子州之伯曰:“吾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碧煜麓笃饕玻灰砸咨?。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者也。
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余立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麻。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不知余也?!彼觳皇?。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處。
舜以天下讓其友石戶之農(nóng)。石戶之農(nóng)曰:“君后為人,盡心盡力,葆力之士也。”以為舜之德未至。于是負妻攜子以入海,終身不返。
2802 大王亶(dàn)父居邠(bīn),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亶父曰:“與人之兄居而殺其弟,與人之父居而殺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為吾臣與為狄人臣何異。且吾聞之:不以所用養(yǎng)害所養(yǎng)?!币蛘缺薅ブ?。民相連而從之。遂成國于岐山之下。大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能尊生者,雖貴富不以養(yǎng)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所失之利。見利而輕亡其身,豈不惑哉!
2803 越人三世弒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于丹穴。越國無君,求王子搜不得,從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乘以王輿。王子搜援綏登車,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獨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惡為君也,惡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謂不以國傷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為君也。
2804 韓、魏爭侵地,子華子見昭僖(xī)侯,昭僖侯有憂色。子華子曰:“今使天下書契于君之前,書之言曰:‘左手攫(jué)之則右手廢,右手攫之則左手廢。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芫鹬??”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弊尤A子曰:“甚善!自是觀之,兩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兩臂。韓之輕天下亦遠矣!今之所爭者,其輕于韓又遠。君固愁身傷性以憂戚不得也。”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眾矣,未嘗得聞此言也。”子華子可謂知輕重矣!
2805 魯君聞顏闔(hé)得道之人也,使人先送聘禮。顏闔守陋閭,衣粗麻,而自飼牛。魯君之使者至,顏闔自對之。使者曰:“此顏闔之家與?”顏闔對曰:“此闔之家也?!笔拐咧缕付Y。顏闔對曰:“恐聽謬而遺使者罪,不若審之?!笔拐哌€,反審之,復來求之,則不得已!故若顏闔者,真惡富貴也。
2806 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剩余以治國家,其糟粕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養(yǎng)性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性以殉物,豈不悲哉!凡圣人之動作也,必察其所以之與其所以為。今有人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性也重,豈只隨侯之珠重哉!
2807 列子窮,容貌有饑色??陀醒灾卩嵶雨栒?,曰:“列御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列子見使者,再拜而辭。
使者去,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撫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逸樂。今有饑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邪?”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待其罪我,則也以人言,此吾所以不受也?!逼浣K,民果作難而殺子陽。
2808 楚昭王失國,屠羊說走而從于昭王。昭王返國,將賞從者。及屠羊說。屠羊說曰:“大王失國,說失屠羊。大王返國,說亦返屠羊。臣之爵祿已復矣,又何賞之有。”王曰:“強之。”屠羊說曰:“大王失國,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誅;大王返國,非臣之功,故不敢當其賞?!蓖踉唬骸耙娭??!蓖姥蛘f曰:“楚國之法,必有重賞大功而后得見。今臣之智不足以存國,而勇不足以死寇。吳軍入郢,說畏難而避寇,非故隨大王也。今大王欲廢法毀約而見說,此非臣之所以聞于天下也?!?
王謂司馬子綦(音其)曰:“屠羊說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子綦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屠羊說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貴于屠羊之肆也;萬鍾之祿,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然豈可以貪爵祿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說不敢當,愿復返吾屠羊之肆?!彼觳皇芤病?
2809 原憲居魯,環(huán)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窗,音yǒu)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歌。子貢乘大馬,中紺(紫,音gàn)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樺冠屣履,杖藜而應門。子貢曰:“嘻!先生何???”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退卻而有愧色。原憲笑曰:“趨時而行,結(jié)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奸,輿馬之飾,憲不忍為也?!?
2810 曾子居衛(wèi),麻袍無表,顏色浮腫,手足胼胝(piánzhī),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拖其鞋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yǎng)志者忘形,養(yǎng)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2811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愿仕?;爻峭庥刑镂迨€,種糧,足以粥飯;城內(nèi)田十畝,植桑麻,足以穿用;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夭辉甘恕!笨鬃鱼福╭iǎo)然變?nèi)荩唬骸吧圃?,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nèi)者,無位而不愧?!鹫b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見之,是丘之得也。”
2812 中山公子牟謂瞻(zhān)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則利輕。”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能自勝也?!闭白釉唬骸安荒茏詣賱t從,神無何乎!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魏牟,萬乘之公子也,其隱巖穴也,難為于布衣之士,雖未至乎道,可謂有其意矣!
2813 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野菜無米,顏色甚憊,而弦歌于室。顏回擇菜,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于魯,削跡于衛(wèi),伐樹于宋,窮于商周,圍于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無禁。弦歌鼓琴,未嘗絕音,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
顏回無以應,入告孔子??鬃油魄?,喟(kuì)然嘆曰:“由與賜,細人也。召而來,吾語之。”子路、子貢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謂通,窮于道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nèi)省而不窮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厄,于丘其幸乎?!笨鬃酉魅环辞俣腋?,子路勇然執(zhí)干而舞。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于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故許由娛于穎陽,而共伯得乎丘首。
2814 舜以天下讓其友北人無擇,北人無擇曰:“異哉,后之為人也,居于田畝之中,而游堯之門。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見之?!币蜃酝肚邈觯ㄒ翕彛┲疁Y。
2815 湯將伐桀,因卞隨而謀,卞隨曰:“非吾事也?!睖唬骸笆肟??”曰∶“吾不知也?!睖忠蝾Γㄒ裘保┕舛\,瞀光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曰:“吾不知也?!睖唬骸耙烈稳??”曰:“強力忍恥,吾不知其他也?!睖炫c伊尹謀伐桀,克之。以讓卞隨,卞隨辭曰:“君后之伐桀也謀乎我,必以我為賊也;勝桀而讓我,必以我為貪也。吾生乎亂世,而無道之人再來漫我以其辱行,吾不忍數(shù)聞也!”乃自投椆(chóu)水而死。
湯又讓瞀光,曰:“智者謀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瞀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民,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之曰:‘非其義者,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土?!瘺r尊我乎!吾不忍久見也?!蹦素撌猿劣趶]水。
2815 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于孤竹,曰伯夷、叔齊。二人相謂曰:“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試往觀焉。”至于岐陽,武王聞之,使叔旦往見之。與盟曰:“加富二等,就官一列?!毖耸摹?
二人相視而笑,曰:“嘻,異哉!此非吾所謂道也。昔者神農(nóng)之有天下也,時祀盡敬而不祈喜;其于人也,忠信盡治而無求焉。樂與政為政,樂與治為治。不以人之壞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時自利也。今周見殷之亂而急速為政,上謀而下行貨,阻兵而保威,割牲而盟以為信,揚行以說眾,殺伐以要利。是推亂以易暴也。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亂世不為茍存。今天下昏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如避之,以潔吾行?!倍颖敝劣谑钻栔剑祓I死焉。若伯夷、叔齊者,其于富貴也,茍可得已,則必不賴高節(jié)亢行,獨樂其志,不事于世。此二士之節(ji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