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某 ,女,70歲,
就診日期:2023.12.8 大雪后
主訴: 左手指麻木三周余
現(xiàn)病史:患者自訴退休前職業(yè)是出納,長期低頭工作。三周前突然出左手無名指、小指麻木。白天緩解,夜間加重。遂去外院CT提示“C3-4、C4-5、C5-6、C6-7椎間盤膨出,頸椎退行性變。”目前無明顯頸項部僵硬、板滯感,無頭暈、視物模糊、踩地如棉花感。胃納可,二便調,夜寐安。
查體:患者老年女性,精神可,無消瘦,兩側頸夾肌壓痛(+-),左臂叢牽拉試驗(-),左霍夫曼征(-),兩側手指觸覺正常。上肢肌力Ⅴ級。舌質暗,苔薄,脈弦細。
輔助檢查:外院CT(2023.11.30)診斷:“C3-4、C4-5、C5-6、C6-7椎間盤膨出,頸椎退行性變?!?span>
病機分析:患者年輕時長時間低頭工作,日積月累致頸部肌腠、筋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淤血內阻。當時未重視養(yǎng)生保健,如今年逾古稀,氣血更虧,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不能濡養(yǎng)筋骨經絡則出現(xiàn)手指麻木感。舌質暗,苔薄,脈弦細。皆為肝腎不足、淤血停滯之佐證。
診斷及辨證分型:中醫(yī)診斷:項痹(肝腎虧虛、瘀血內阻)
西醫(yī)診斷:神經根型頸椎病
治則:補益肝腎,活血通絡
處方:(1)中成藥大活絡丹,此藥為蜜丸制劑,每丸重3克。口服每日兩次,每次一丸,溫開水或溫黃酒送服。(2)針灸處方:項八針:選用大椎、啞門及頸椎旁三針,頸椎旁三針為第2、4、6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2寸。后溪、合谷、八邪(左側)捻轉提插補瀉,電針20分鐘。(3)撳針治療:頸夾脊、后溪、阿是穴。一般貼48-72小時,取針后24小時內部建議碰水,以免局部發(fā)炎。
討論:張主任認為中醫(yī)學中并無“頸椎病”這一病名,根據臨床癥狀歸屬于“項痹”范疇?!端貑?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稄埵厢t(yī)通》:“肩背痛,脊強,腰似折,項似拔,此足太陽經氣不行也?!表棻圆〉牟∥恢饕诮浗?。經筋的作用包括約束骨骼,活動關節(jié),維系正常感覺,保持人體正常運動功能和體位姿勢。經筋市場可見“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等癥狀。
“項八針”全方重在鼓舞陽氣,推動氣血,通絡止痛?!绊棸酸槨碧幏街写笞?、啞門穴同屬督脈。督脈統(tǒng)領一身陽氣,為陽脈之海,不僅能夠振奮一身陽氣,起到提升清陽,充盈髓海之功效,還可以引領氣血上行至頸部及后側肌群,改善局部氣血痹阻,通則不痛。頸椎旁三針恰經過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筋部,有溫養(yǎng)筋肉,養(yǎng)血行氣之功。經脈中的氣血充盛,則肌肉筋骨得以濡養(yǎng),榮則不痛不麻,與大椎、啞門穴共奏通經行氣、提升清陽、補益腦髓的功效。后溪穴為手太陽小腸經輸穴,輸主體麻節(jié)痛,又是八脈交會穴。通督脈,善治督脈病,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合谷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屬陽主表,升清降濁,疏風散表,宣通氣血之功。八邪穴具有祛風通絡的作用。
撳針通過對穴位的持續(xù)、穩(wěn)定刺激,以起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及止痛之功效。
注意:張主任囑咐患者不要躺著看手機、睡覺使用乳膠保健枕、經常做聳肩、擴胸運動、使用頸托,每次小于40分鐘,每天小于4小時。如果手指麻木感加重,可進一步做肌電圖檢查。注意局部保暖。
“陸氏針灸”微信平臺是由“陸氏針灸”代表性傳承人陸焱垚、席時召及第四代入室弟子吳耀持共同建立,意在更多地普及中醫(yī)針灸知識,分享針灸養(yǎng)生之道,傳播“陸氏針灸”文化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