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雞時,有人直接炒,有人先焯水,都不對!大廚教你一招,太香了
雞肉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口感非常軟嫩,脂肪也非常少,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材,可以涼拌,可以紅燒,還能燉湯,很多最喜歡吃的就是紅燒雞塊了,比如板栗燒雞、土豆燒雞等。
燒雞塊,其實就是采用了燉的方式,把雞肉做熟,經(jīng)過長時間的燉煮,雞肉非常軟爛入味。
大家平時怎么做燒雞塊呢?就是把雞肉洗一洗,直接下鍋炒嗎?可以告訴你,這種做法的味道不會好。最近我家附近開了一家醬燒雞,帶著家人去吃了好幾次,吃起來雞肉滑嫩,醬香濃郁,其實和紅燒雞塊差不多,好吃的秘訣個人認為肯定是他們自己的“秘制醬料”。
大廚過來問我們吃得怎么樣,我說很好吃,如果把你們的秘制醬料給我,我也能做出來,畢竟咱也是做了多少年飯的人呀。
大廚先是一愣,然后笑著問了問我,平時是怎么燒雞的,我說先焯水,再爆炒,最后燒,很簡單嘛!大廚給我潑了一盆冷水,說這么做雞肉肯定特別腥,你看看我們家的雞肉有腥味嗎?
我還不服氣,說肯定是秘制香料把腥味給遮住了。大廚還是笑著說,如果雞肉的血水沒去干凈,用什么醬料都有腥味,焯水并不能徹底去腥哦。
隨后大廚跟我講了他們醬燒雞的詳細做法,秘制醬料當然不會告訴我,但步驟很詳細,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的做法確實有問題,還是大廚的方法好。
喜歡吃燒雞的人很多吧,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廚的做法,不用秘制醬料,只要方法對了,也能做得好吃。醬燒雞是蘇菜中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沒有秘制醬料,只用普通的黃豆醬就可以了。
【醬燒雞】
準備三黃雞、青紅彩椒、胡蘿卜、蒜苗、大蒜、大蔥、生姜、花椒、八角、桂皮、香葉、干辣椒、黃豆醬、食鹽、生抽、老抽、料酒、花椒油。
1、買一只三黃雞,其它品種也可以,但必須是嫩雞,不能用老母雞。把三黃雞拔毛,開腸破肚,去除內(nèi)臟,清洗干凈后剁成小塊。
2、把雞塊放進清水中,加入一勺食鹽攪拌均勻,浸泡2小時,半小時換一次清水,這樣能把雞肉里的血水完全泡出來,減小腥味。很多人都沒做這一步,難怪不管怎么做腥味都特別重。
3、當雞塊泡得顏色發(fā)白后,就撈出來沖洗干凈,瀝干水分。接下來做什么?估計您會說焯水吧,焯水雖然能去腥,但會讓雞肉流失大量的鮮味,所以不能焯水。
4、把雞塊放進盆中,切一些蔥段、姜片、蒜瓣放進來,加入適量食鹽、生抽、老抽、料酒,用手反復翻拌,讓雞塊和調(diào)料混合均勻,再腌制1小時,這樣就能徹底去除雞塊的腥味,還不會喪失鮮味,保持鮮嫩的口感。
5、起鍋燒油,油6~7成熱后把腌好的雞塊倒進鍋中,大火快速翻炒幾分鐘,把雞塊炒至顏色金黃,然后加入香料炒出香味。
6、加入一勺黃豆醬炒出香味,倒入適量開水,翻炒均勻后小火燉20分鐘。趁燉雞肉的時候,把青紅彩椒洗凈切塊,胡蘿卜切片,蒜苗切段。
7、雞肉燉熟后,加入青紅彩椒、胡蘿卜、蒜苗段,翻炒均勻,開大火收汁,不停地用鏟子翻炒,湯汁濃稠后即可關火,淋入一勺花椒油提亮增香,好吃的醬燒雞就做好了,醬香濃郁,特別鮮美,沒有一點腥味。
【技巧總結】
做燒雞塊時,直接炒和先焯水都不對,都會影響雞肉的原有風味,不夠香不夠嫩,正確做法有2步很關鍵,一個是浸泡,另一個是腌制。
1、用淡鹽水浸泡,淡鹽水的濃度高,能逼出肉里的血水,當雞肉發(fā)白時,基本上就沒血水了。
2、用調(diào)料腌制,可以讓雞肉充分入味,增加香味,自然就沒腥味了。
3、炒雞肉時,要把雞肉炒至金黃,這樣雞油才能出來,讓雞肉產(chǎn)生天然的鮮香味。
4、喜歡吃辣的,可以把黃豆醬換成豆瓣醬,或是自己調(diào)一些醬料都可以。
覺得我的文章不錯,請給我點贊、評論、轉發(fā)、收藏、關注,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