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
今天正月初七,是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日。人日又叫人節(jié),即人類的生日。
傳說,女媧創(chuàng)造蒼生,第一天造出了雞,第二天造出了狗,以此類推,后幾日分別造出了豬、羊、牛、馬,于第七日造出了人,故將這一天稱為人日。
現在,這個節(jié)日已經被人淡忘,是不是挺可惜的?
更可惜的是,我們人類非但不知道自己的節(jié)日,還要于這一天開始工作……
今天,我們不討論節(jié)日的習俗,反正我們又不過,只來讀一首詩《人日思歸》:
人日思歸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
思發(fā)在花前。
比起我們,薛道衡更加悲催。我們過年尚可回家與親人團聚,人日這天剛離家不久,而薛道衡這天依舊漂泊在外,有家不能回,只得寫首詩發(fā)發(fā)感慨。
開頭兩句“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寫離家之久,筆調平淡,如隨意拈來。詩人在客居生活中過了元日,到“人日”,算起來入春不過才七天,不能算長。但他已在異鄉(xiāng)度過了兩個新年,可見離家之久?!捌呷铡焙汀岸辍?,是時間短與長的對比,再加上“才”、“已”二字,不言思鄉(xiāng),而鄉(xiāng)愁已現。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兩句,以“歸在雁后”、“思在花前”進行對比,突出歸思心切,同時也流露出身不由己的悲哀。詩題為“人日思歸”,其實早在人日之前,這種歸思之情已經產生了,甚至可以具體到花開之前;詩人每天都在盤算著回鄉(xiāng)的日子,然而,直到大雁北歸,他還沒有機會回家。最后兩句,通過融入“落雁”、“春花”的意象,將這種思鄉(xiāng)之情寫得十分美麗動人,頗能引起讀者共鳴。
這首小詩,平白自然,毫無雕琢浮艷之氣,是薛道衡歷來傳誦的名作。
文末互動:離家一兩天,你的鄉(xiāng)愁是否已經升起?請用一首五言小詩抒寫你此刻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