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說] 南方有佳釀作者:小毛頭 時間:2011-5-18 22:36:05
PART.1只賣二兩酒
臺商海先生最近遇到了一個大麻煩,啥麻煩?還不是為了劉五爺家拆遷的事。海先生在鎮(zhèn)上投資辦了個廠,眼看就快施工了??蓜⑽鍫斶€釘在那兒,他是軟硬不吃,成了雷打不動的釘子戶。這天,海先生一大早從省城趕了過來,他要親自會會這個倔老頭兒。臨近中午的時候,海先生在孫鎮(zhèn)長的陪同下,來到了劉五爺家開的小酒館。小酒館門面不大,地段也一般,生意卻十分火爆。海先生好奇地問:“這小酒館怎么那么吸引人啊?”
孫鎮(zhèn)長說:“這叫‘酒香不怕巷子深’啊,你到周末來看看,市里都有專門開車來的呢。”海先生樂了,說:“你這么一說,我倒想進去嘗嘗。”
見鎮(zhèn)長陪客人來酒館,劉五爺的兒子劉滿福連忙親自過來,把兩人引到靠窗口的小桌落了座。不一會兒,酒菜端了上來,劉滿福親自當招待,他拿出兩只印有春燕歸來的細瓷青花酒盅,然后小心翼翼地斟滿酒,頓時一股清新酒香撲鼻而來。
海先生抿了一小口,頓覺清香醇正,入口柔綿,不由一連喝了幾大口,酒盅便見了底。他笑道:“這酒太好了,見笑,見笑!”說罷,抬眼望望劉滿福,意思是再斟些酒,哪知劉滿福卻一動不動地站著。
孫鎮(zhèn)長見狀笑道:“海先生,您有所不知,來這兒的客人,每人只供應二兩酒。”
海先生一聽,若有所思地輕聲說:“哦,早就聽人說起過……”孫鎮(zhèn)長連忙問:“海先生,難道您以前聽說過這家小酒館?”
海先生搖了搖頭,并不回答,卻站起身,走到酒館門口,盯著“崔氏小酒館”的牌匾看了看,接著又看看劉滿福,疑惑地問:“你明明姓劉,為何門面叫‘崔氏小酒館’啊?”
劉滿福答道:“酒館最初是家父開的,我也曾問過家父這個問題,可他老人家總是沉默不語,從來不說原因。”
海先生聽后不再言語,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像有滿腹的心事。
PART.2重金買破屋
孫鎮(zhèn)長見海先生神情有些異常,馬上關心地問怎么了。海先生這才回過神來,連忙說:“沒什么,聯想起一些事,可能我多心了。算了,還是辦正事吧。”
劉滿福聽說要找父親談房子拆遷的事,馬上客氣地在前面帶路。大家出了酒館后門,走了一段路,來到鎮(zhèn)郊一大片空地上,這兒就是海先生投資建廠的地方。海先生放眼望去,這兒的居民全拆遷了,就剩下一座農家小院孤零零地在那里,顯得特別礙眼。走近一看,哪是什么院子啊!不過是幾間低矮的土坯房,而且也不知經過了多少次的加固修補,早已破敗不堪了。
海先生轉過身,驚訝地問道:“劉先生,您父親就住這樣的房子?”
劉滿福臉一紅,無奈地說:“其實并不是咱沒能力翻蓋新房,只是家父說,這兒是生他養(yǎng)他的土坯房,住著習慣。”
此時,滿頭白發(fā)的劉五爺正半躺在屋前的一張竹椅上,笑瞇瞇地看著屋檐下幾只飛來飛去的家燕,手里還捏著一條小蟲子搖晃著在逗燕子,直到一只燕子過來把他手中的蟲子叼走了,他才回過頭來,看到來造訪的客人。
劉五爺今年八十多歲了,可看上去很精神,聽說來者意圖后,他馬上站了起來,指著劉滿福,大聲說:“我不是早就說過了嗎?這房子不許拆!”
海先生笑了笑,說:“劉老先生,您看我出二十萬買下這老屋怎么樣?”誰知劉五爺聽了,仍是不為所動。
海先生上前一步,走到劉五爺面前,拿出一張紙晃了晃,說:“劉老先生,這是一張四十萬的支票,這下總可以了吧?”
孫鎮(zhèn)長先是一驚,馬上使勁給劉五爺使眼色,意思是這么高的價錢,見好就收吧??蓜⑽鍫斎徊活?。一張滿是皺紋的臉憋得通紅,說:“就是給我一個億,我也不賣,想讓我搬走,除非等我死了!”
海先生吃了一驚,和孫鎮(zhèn)長對視一眼,正感無奈,劉滿福突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爹,您是個明白事理的人,可這次為啥變得這么固執(zhí)呢?您看,要是咱鎮(zhèn)上建成這個廠,能帶動多少人就業(yè)致富呀!今天人家都出這么大價錢了,您還是不答應的話,恕兒子直言,您就是想訛人家錢,也不能太過分呀!”
PART.3一生在等誰
劉五爺聽完,卻沒發(fā)火,只是嘆了口氣,苦笑一下,然后扶起兒子來,說:“唉,我又何嘗不知道有人在我背后戳我的脊梁骨啊!算了,今天當著孫鎮(zhèn)長和海先生的面,我把話都說開了吧。”說完,他望了望身后的那幾間土坯房,深情地說,“不是我不想住新房子,我這是給恩人守家呢!”
劉滿福驚奇地問:“爹,誰是咱家的恩人啊?”
劉五爺抬手,指著堂屋屋檐下的燕子窩,說:“這些年,鎮(zhèn)上拆舊房時,把燕子窩都給搗毀了,燕子們只好另覓居處。別人家可以不要燕子,可我不能啊,因為這些燕子是咱家的恩人哩!”
劉五爺抓著兒子的手,又說:“兒啊,要不是從南方飛來的燕子給咱送來了制酒配方,我這沒有半點長處的老漢咋能開得了酒館啊!”說著,他顫巍巍地從貼身的衣兜里掏出一張發(fā)黃的小紙條,看著院里飛高飛低的幾只燕子,回憶起來:
那是1945年的春天,這天劉五爺從地里回家,發(fā)現一只從南方飛來的燕子,腿上綁著一條膠布。他好奇地抓住燕子,解開膠布,里面竟然藏著一個寫有制酒方法的紙條。除了配方,上面還說事情緊急,不便解釋,請一定保存好這個秘方,寫信人叫崔自強。當時,劉五爺不知道寫信人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但從那條膠布來看,事情不一股。于是當年秋天,燕子飛回南方時,劉五爺就寫了一個紙條,綁在燕子腿上,想讓燕子帶回去交給它的主人。紙條上寫了劉五爺的地址,并告訴對方,自己一定把這個秘方好好留著。
第二年春天,燕子再次飛來時,劉五爺驚喜地發(fā)現,燕子腿上的那條膠布不見了,他想紙條肯定讓對方留下了。于是劉五爺等啊等,一直等到新中國成立,燕子再也沒有帶來任何消息,也沒有等到有人來取這個秘方。再后來,由于家境貧困,劉五爺只好試著用秘方上的方法釀起了酒……
聽到這兒,劉滿?;腥淮笪虻溃?#8220;爹,我明白了,怪不得咱這酒館姓‘崔’呢!”
PART.4風雨燕歸來
海先生在一邊,聽得滿眼淚花,唏噓道:“唉,快半個世紀了呀,我終于替父親找到了家傳的秘方!”說著,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小片發(fā)黃的小紙條,交到劉五爺手里,說,“請您看看這個。”
劉五爺一看,馬上激動起來:“這、這不是我當年寫的那張紙條嗎?啊,怎么上面只有一個省份?另外的字呢?還有,這個紙條怎么在你手上?”
海先生嘆口氣,說:“很遺憾,幾十年前我父親的書房起火,把這個夾在書本里的紙條燒得只剩下一小片了。要不,我們早就和您相聚了!”
接著,海先生又說:“劉老先生,這個故事您只說了一半,下面我接著補上另一半,好嗎?其實,這張紙條是我父親發(fā)現的,當時,我的爺爺,也就是那個給您寫下秘方的崔自強,已經被殺害了……”
那是1944年的冬天,當時日本鬼子侵占了崔自強的家鄉(xiāng),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霸占了崔自強的釀酒作坊。當時領隊的日本小隊長喝了酒后,頓起歹意,把崔自強關起來,逼他寫下釀酒的配方。后來,沒得到只字片語的鬼子殘忍地把崔自強殺害了。
到了1945年秋天,鬼子戰(zhàn)敗撤出中國,崔家的釀酒作坊重新開張,可是秘方只有崔自強一人知曉,他一死,秘方也就失傳了??捎幸惶欤尴壬膬鹤訜o意間發(fā)現了酒坊屋檐下的一只燕子,腿上竟然綁著一條膠布。他捉住燕子,發(fā)現膠布里面有張紙條,這張紙條就是劉五爺寫的。
“老天保佑!”劉五爺高興地搶著說,“我明白了,你爺爺當時在關他的地方捉住了一只燕子,于是悄悄把秘方寫好,用膠布粘在了燕子的腿上……”
海先生點了點頭,又繼續(xù)說,到了后來,內戰(zhàn)爆發(fā),海先生的父親隨著一個遠房表舅輾轉去了臺灣。因為地址不全,來大陸尋找祖?zhèn)髅胤降氖虑橐簿蛿R置下來,這成了海先生父親的一樁未了心事。
說到動情處,海先生拉起劉五爺的手,說:“這些年,我一直把這個小紙片帶在身上,一邊在大陸做生意,一邊到處尋找配方。沒想到,終于讓我找到了。剛才,我聽說這個酒館每人只供二兩酒,就想起我父親講過,以前我們家在南方開的那個酒館也是這樣的規(guī)矩,原來是一個制酒做法啊!”
劉五爺聽完,顫抖著連聲說:“好,好,我盼你們盼了多少年啊!這些年,其實我心里明白,當年的燕子不會再來了,但只要我這屋子在,人總會來的,這不,終于把你給等來了!”突然,劉五爺又想到了什么,“海先生,你為什么不姓崔啊?”海先生說:“劉老先生,我們是兄弟二人,大哥跟父親姓,我跟母親姓。”說罷,海先生哈哈笑著說,“其實姓什么都一樣,因為咱們都是炎黃子孫,一家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