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編輯部里討論過一次關于“磨合期”的話題。——主流媒體都說如今的汽車不需要磨合,也沒有“磨合期”一說,那么為何幾乎所有4S都會建議車主在首保后去“拉拉高速”,并且有很多車主表示:拉完高速后,車子開著感覺“順暢”了很多?
好話題!現在的車到底有沒有磨合的需要?如果沒有,那么“拉高速”又如何解釋?今天就來做個大揭秘吧!因為我留意到網上似乎就沒人好好分析過這個話題。首先回答一下:現在的汽車到底還有沒有“磨合期”一說?
“磨合期”不是沒有了,
只是沒以往那么刻意了
很多媒體說,如今汽車發(fā)動機工藝越來越精密,所以汽車不再需要“磨合期”。因為按照他們的想法,如今的發(fā)動機工廠,全新發(fā)動機下線之前,都經過電動低溫磨合機“粗略磨合”,所以不再有嚴格的“新車磨合期”一說了。
但是如果你仔細翻閱各家汽車廠商的隨車《說明書》和《車主手冊》,就會看到,各廠家依然會要求車主3000或者5000公里內,不激烈駕駛,而建議溫柔行駛?!@又是為什么呢?
其實汽車的磨合,不僅僅只是發(fā)動機的事情。事實上變速箱、傳動系統(tǒng)、方向系統(tǒng)、車輪系統(tǒng)、剎車系統(tǒng)、減震懸掛……所有部件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相互磨合,才能進入真正的穩(wěn)定期。因此“磨合期”不是沒有,只是沒以往那么刻意了。
坊間傳聞:“拉高速可消除
積碳帶來的影響”真 or 假?
那么“拉高速”又是怎么回事,為啥拉完高速后,車子開起來會感覺順暢?坊間傳聞說:“因為新車拿來后,都會要求溫柔駕駛,所以發(fā)動機轉速低,積碳等問題會導致車輛變肉,拉高速可以消除積碳帶來的影響”……BALABALA
這說法站得住腳么?——不好意思!區(qū)區(qū)3000~5000公里,就算發(fā)動機有積碳產生,距離“對動力產生影響”的程度還十萬八千里呢!所以坊間那些“拍腦袋”的朋友,腦子是真該好好拍拍了!——我來公布真相吧!拉高速能讓車子變“順暢”,其實都是變速箱在“作祟”!
自動擋變速箱的控制機里
如今的自動變速箱,控制機里是“基礎控制邏輯MAP”+“動態(tài)修正插值”。前者很好理解,就是變速箱出廠時,工廠設定好的“原始換擋邏輯”?;疽揽?個參數,就能維持正常的運作:節(jié)氣門開度(也可以理解為“油門踏板深度”)和車速信號。
變速箱電腦(TCU)只需要根據這2個關鍵參數,直接在“基礎控制邏輯MAP”里“查坐標”,就能算出此時此刻最合適的擋位。最后通過電機或者液壓閥體系統(tǒng),推動換擋機構,完成換擋動作。
而“動態(tài)修正”,其實就是變速箱TCU具備“自學習”能力,能根據車輛長時間累積的行駛情況,反向推導出“車主的駕駛習慣”,然后算出“插值量”,對“基礎控制邏輯MAP”做比例修正運算,調整換擋時機。
自動擋變速箱為啥它會
“讀懂”駕駛者的習慣?
所以老法師們說“變速箱用久了,會知道主人的操作習慣和意圖”就是這個道理!變速箱TCU控制原理這樣設計的本意,是為了更好的貼合駕駛者的駕駛習慣,使得換擋感覺更舒適。但問題是,你新車提車后,一開始的3000~5000公里內,雖然無需刻意磨合,但也都是溫柔駕駛。
在首保之前,發(fā)動機轉速也不高,油門踩的不深。問題是這些“情況”也都給變速箱TCU記錄下來了。它會以為你開車“這輩子就這樣肉了”?!哉娴搅耸妆:?,你想要放開手腳駕駛時,你的變速箱卻因為之前的數據積累,而變得“束手束腳”。
這時候車子開起來也肉了,換擋頓挫了,平順性也不靈了。你卻以為是發(fā)動機積碳了,于是你想到民間的傳說,真去“拉高速”了,拉完回來發(fā)現車子開起來變靈了,動力表現也順暢了。所以覺得拉高速真能解決發(fā)動機問題了。
“拉高速”的本質是讓自動擋
變速箱“重新學習”駕駛習慣
但實際上呢?說白了,無非就是你連續(xù)跑高速,油門給的深,發(fā)動機轉速高,這些都被變速箱電腦TCU給“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動態(tài)修正插值”之后的結果就是:變速箱換擋變得積極,換擋風格變得激進。所以你開起來感覺很爽。
其實很多車友都有類似的感覺:如果自駕出差途中經歷了幾小時的連續(xù)高速,一旦下高速,發(fā)現車子開起來變得很“輕快”,現在回想起來,恍然大悟了吧?!——當然了,這所謂的“拉高速”也就是針對自動擋用戶的。
如果你是手動擋車,你再怎么拉高速,開起來還是一個鳥樣。因為手動擋變速箱可不會去“學習”你的駕駛習慣!拉高速之后,最多也就是發(fā)動機ECU里的數據稍微“動態(tài)調整”了一下罷了,但ECU參數微調對于駕駛感受的影響程度,遠不如TCU換擋參數的變化來的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