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后回頭看,小學五六年級、小升初做好這4件事的孩子,到初中后領先是學霸!
1、英語提前起步的孩子
初高中學霸,幾乎很少時間花在英語上,是因為他們英語啟蒙早,小學做好了準備,雞娃學英語,到初高中后基本不用花時間去學英語,孩子也能考出高分。
初中時間相對緊,學習任務重,那么把學習英語的時間節(jié)省下來用到其他難的科目上,相當于比其他孩子少學了一門,成績自然好。
2、接觸過奧數(shù)的孩子
接觸過奧數(shù)的孩子,到初中后不管題目有多難,他總有解題思路。
三年級以后開始讓孩子接觸奧數(shù),有天賦的高年級可以深挖,沒天賦的學一學淺奧,鍛煉一下思維,這對孩子到初中后的學習會有很大幫助。
另外,數(shù)學作為初中既難又拉分的科目,函數(shù)、二次根式、全等三角形等,會讓很多孩子因為難而喪失學習興趣,所以在小升初階段,一定要讓孩子提前去預習初中數(shù)學,到時才不會學
3、大量閱讀的孩子
看看高考各地語文試卷,第一個感覺就是整個試卷上的字好多好多,密密麻麻,眼睛都疼。
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就說過,高考改革原來語文卷是六千到七千的這個卷面字,現(xiàn)在要改到九千到一萬,數(shù)學都要增加到五千字。
所以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般來說,我們正常閱讀速度也就一分鐘150個字,然后九千個字是什么概念?就是你讀完就得60分鐘,還要做題。
所以光聽書不行,需要靠日積月累的閱讀去提升閱讀速度。
小學階段時間充足,低年級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三四年級的時候就要大量閱讀了。
在小升初階段,孩子的閱讀計劃里,一定要有初中必讀的12本名著,因為這些名著是中考必考內(nèi)容,初中時間太緊,根本沒空看,五六年級提前消化掉一些,到初中后壓力就會小很多。
五六年級、小升初的暑假,至少要把七年級讀完,要求高一點的,可以把12本都看完,到初中后就有更多時間去學習數(shù)理化,而不用糾結(jié)沒時間閱讀這件事了。
很多初中的學霸,都是在吃小學階段積累下來的閱讀老本。
因為大家都在搞數(shù)理化,想要抽時間出來閱讀,真的很難辦得到,所以建議提前把《初中必讀12本名著》準備起來,提前看。做好積累,到初中后孩子學習上的優(yōu)勢會更大一些。
另外,古詩文在初高中對孩子來說,是重點也是難點,可以提前背誦初中13篇??嫉奈难晕?。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四記”《桃花源記》《岳陽樓記》《小石潭記》《醉翁亭記》,“一論一序兩章”《曹劌論戰(zhàn)》《送東陽馬生序》《論語十二章》《孟子三章》,另外《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孫權勸學》《馬說》《三峽》。
同樣的道理,到初中后時間太緊張了,作業(yè)一大堆,再抽出時間背誦,學習壓力更大,不如提前背誦,到時候就是重溫,壓力會小很多。
一本的《初中必背古詩文》包含初中課本上所有的古詩詞和文言文,又有課外拓展。把初中三年要背的古詩詞和文言文按年級都安排好了。
每一篇都有音頻,有字詞注釋、賞析、主題概括、思維導圖,全方位幫助孩子記憶,拓寬知識面。五六年級小升初準備起來吧。
4、啟蒙“小四門”的孩子
“小四門”不需要提前背考點,孩子沒學怎么背呢?暑假讓孩子看相關書籍或紀錄片。
比如,歷史看《大國崛起》物理看《我的牛頓教練》化學看《門捷列夫很忙》去做啟蒙,這樣孩子上了初中,學到那個知識的時候,他能想到紀錄片的那個畫面,這樣孩子不用背也能記得住,比死記硬背要記得牢。
結(jié)語
初中跟小學比起來,不僅科目多,難度也大,所以時間安排上會更緊湊,有些內(nèi)容在小學高年級能提前準備的,就提前準備起來,這樣到了初中孩子就多了一份自信和從容,學習成績自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