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策略
第一節(jié) 學習策略的一般問題
本章重點:認知策略、學習技巧、元認知策略的訓練。
學習策略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用以提高學習效率的任何活動。
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學習技巧均屬學習策略的范疇。
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是學習次略的核心。
認知策略:指個體內(nèi)部組織起來的用以支配個體認知過程的信息加工策略。
元認知策略:指個體認識到自己的認知過程和結果的策略,它反映著個體對自己學習過程中采用哪些策略、如何運用這些策略、這些策略的效果如何、何時運用何種策略的清醒意識。
從學習活動的信息加工機制來看,學習策略可以分為注意策略、編碼策略、加工策略、提取策略等。
學習策略影響因素:個體的發(fā)展水平、能力差異、動機差異、個體所接受的學習策略的訓練。
學習策略的訓練雖然對提高學生尤其是差生的學習效率十分有效,但值得注意的是,簡單地給學生提供一般化的學習策略信息常常是不夠的,只有在既給學生提供陳述性知識,也提供程序性知識,還提供條件性知識的情況下,效果最佳。
第二節(jié) 認知側略的學習技巧
認知策略包括:注意策略、編碼策略、加工策略、提取策略。
編碼策略包括表象編碼、語義編碼。表現(xiàn)編碼是促進學習和記憶的有效方法;語義編碼是長時間記憶中信息編碼的主要方式。
外加表象對幼兒園及小學1年級學生有利;對6年級和成人,通過啟發(fā)而產(chǎn)生表象效果更佳。
對學習材料進行編碼是信息進入長時記憶的重要方式。雙重編碼理論認為:長時記憶的編碼既有語義編碼,又有表象編碼;語義編碼的材料比表象編碼的材料更能持久保持。
加工策略包括:復述、組塊、群集、組織加工。
復述是信息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的一種加工方式。復述策略有:保持性復述和精細復述。
組塊由米勒提出,認為組塊是長時間記憶中的信息單位,是單個項目在長時記憶中的組合。
群集有2種方式:1)范疇群集 2)聯(lián)想群集
范疇群集:即將識記項目按不同類別或范疇進行歸類,從而促進了識記項目的識記和保持。
一個人如果不能在需要的時候成功地從記憶中提取信息,那么他所擁有的信息毫無價值。記憶的關鍵在于提取,而不是儲存。
運用各種線索提取記憶信息的技術,就是所謂的記憶術。
記憶術的方法有:位置法、關鍵詞法、韻律法、連鎖法、首字母策略等。
記憶術與表象編碼相關,小學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由于自己能夠產(chǎn)生表象,因而適宜使用記憶策略;而小學低年級和幼兒園學生在使用記憶術時,需要提供外加表象。
維特羅克認為,學習是學習者根據(jù)已有的認知結構,主動地選擇注意信息,并主動地構建輸入信息意義的過程。這種學習叫做生成學習。
如果學習者在剛能回憶出學習內(nèi)容以后,繼續(xù)進行額外的或附加的學習,那么他對所學內(nèi)容的保持量便會顯著增加,這種學習稱為過度學習。(過度50%-100%效果最佳)
簡答:作筆記的具體技術
第三節(jié) 元認知策略的訓練
MURDER策略是針對元認知策略存在困難的大學生而設計的,包含6個成分:1.進入學習的心境;2.理解課題條件和目標;3.回憶與課題有關的信息;4.察覺學習中有無疏漏、錯誤及信息的組合方式;5.對信息進行精細加工;6.復習所學內(nèi)容。
交互學習法:是訓練閱讀理解困難的學生掌握元認知閱讀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通過榜樣的示范作用教給學生4種策略,即做段落小結、對材料的主要觀點提問、解釋材料中的觀點、對后面的內(nèi)容進行預測。
交互學習法實施分2個階段:1.教師示范階段 2.學生互相教學階段。
論述:PQ4R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