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烏魯木齊南路,陽光灑在梧桐樹上,留下一地斑駁。 梧桐深處,沿街兩岸,有中西合璧英國式鄉(xiāng)間別墅、有孿生法式花園住宅,有帶巴洛克神韻的西班牙式公寓…… 這是上海中心城區(qū)規(guī)模最大、數(shù)量最多、格局最完整的優(yōu)秀歷史建筑群——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qū)。 一棟棟老建筑,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是一篇篇飽含情感與哲理的文章,等待人們?nèi)シ?、去研讀。 假如,老建筑可以閱讀,你會讀到一個怎樣的故事? 昨天上午,作為2019年上海市民文化節(jié)暨文化服務日中的一項重要活動,位于烏魯木齊南路178號的夏衍舊居、草嬰書房正式向公眾開放。 梧桐深處,這些有故事、有人文的“老房子”,悄悄翻開了新的一頁。 草嬰書房:還原工作場景 “留一塊墓碑,不如建一個書房”,這是著名翻譯家草嬰先生生前的遺愿,如今終于得償所愿。 這位一個人翻譯了托爾斯泰全部小說的翻譯家一生摯愛就是書。 踏入新落成的草嬰書房,書桌、沙發(fā)和書櫥還原了草嬰先生生前“一個人的翻譯馬拉松”的工作場景。 這些家具,都是草嬰先生生前使用過的。 書櫥里存放著草嬰畢生收集的書籍、工具書;書架上,是草嬰原先就一直放在書柜上最心愛的照片; 展示柜中,陳列著草嬰翻譯過的原版書籍、手稿原件。 “我的父母,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建一座書房”,草嬰的女兒盛珊珊昨天也來到了活動現(xiàn)場,她告訴記者:“父親一直教育我們,一人一生只做一件事,這種精神一直鼓舞著我們。而母親也在為建書房奔波,直到一年前遺憾離世,總算這個愿望在今天實現(xiàn)了?!?/span> 據(jù)悉,市民除了可以在這里了解草嬰先生的翻譯生涯,今后還可以參加各種思想、學術交流,讀書交流、講座誦讀等豐富的文化活動。 夏衍舊居:穿越老舊時光 書房斜對角,是一座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的小洋房。深棕色的裝飾木架、簡潔幾何裝飾的腰線元素,體現(xiàn)了英式建筑風格。而入口的尖券門洞、綠色釉面漏窗、高聳的煙囪則是西班牙元素。 1949年8月-1955年5月,中國著名文學、 電影、 戲劇作家夏衍曾與家人居住于此,這段時光也成為了這棟建筑最重要的歷史片段和人文積淀。 如今,向公眾開放的夏衍舊居展示與梳理了夏衍在上海的足跡,以其具有“紅色文化”“海派文化”特質(zhì)的歷史事件為主線,回顧他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開始革命工作;籌建左聯(lián),創(chuàng)刊《救亡日報》,參與隱蔽戰(zhàn)線工作;翻譯《婦女與社會主義》《母親》等著作;創(chuàng)辦左翼劇社,創(chuàng)作話劇《上海屋檐下》、電影《風云兒女》,籌辦《光明》刊物,發(fā)表報告文學《包身工》等歷程。 而夏衍居住時期的臥室等空間也得到了完整還原,為公眾開啟了一扇了解夏衍人生經(jīng)歷、藝術追求、精神世界和生活面貌的門扉。 新書發(fā)布:打開城市記憶 活動現(xiàn)場,還全新發(fā)布了《梧桐深處——建筑可閱讀》一書,該書收錄了衡復風貌區(qū)內(nèi)138幢優(yōu)秀建筑,不僅重新為這些“萬國居住建筑博覽群”寫影留檔,更深度解析老建筑的前世今生、解密其中的名人軼事和文化風流,就像為公眾提供了一把鑰匙,打開徐匯的人文歷史和上海的城市記憶。 此外,本書還將“建筑可閱讀”做到了時時更新、隨身而行——書中的每一幢建筑都附有二維碼,通過掃碼,公眾可自書頁上的圖文一躍進入更豐富的多媒體體驗之中,保證了內(nèi)容的常更常新,讓“建筑可閱讀”的體驗更豐富、更愉悅、更易讀。 預約方式 夏衍舊居、草嬰書房 地址:徐匯區(qū)烏魯木齊南路178號2號樓、3號樓 開放時間:每周三、周四、周五,9:00-16:30(16:00起停止入場) 注意事項:目前,可以通過“魅力衡復”公眾號(微信號:meilihengfu)預約3-4月的日期,后續(xù)月份將陸續(xù)開放預約。 交通:場地無停車條件,請綠色出行。軌道交通可搭乘地鐵7號線、9號線(肇嘉浜路站下),地鐵1號線(衡山路站下),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
關注公眾號后,點擊右下角的預約參觀,并填寫個人信息,以收到確認短信為準。
來源:周到